logo

连云港:筑高人才编制“蓄水池” 为引才聚才“添动力”

【连网】(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张显坤)近日,连云港市制定出台《市级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从市级事业编制空编中核定一定数量编制建立“周转池”,用于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切实为助力地方精准引才聚才增添动力、加强保障。

市级事业编制“周转池”以市留学人员创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在保证编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市级事业单位存量空编建成,首批提供周转编制100名,专门用于保障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单位用编需求。“周转池”的适用单位除了事业编制已满或登记设立事业单位性质的省级以上重大科研平台、承担国家或省战略任务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市属高职院校、科研院所、医院,承担国家、省级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企业及人才攻关联合体牵头单位、全市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同样也可申请使用周转编制。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管理办法》对拟使用周转编制的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应具备的条件也作了详细说明,如专业技术人才原则上应符合连云港市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企业发展需求,或者相关单位的重点学科专科需求;高技能人才应具备高级技师(含)以上技能等级等,确保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在刀刃上”。

据悉,编制“周转池”采用“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专编专用、人退编收”的运转模式,人才周转期一般为5年,最长不超过8年,承担阶段性任务结束或周转期满后,按照“对口对等、双向选择”的原则,择优推荐到相关事业单位,确保“周转池”始终保持“一池春水”。为确保“周转池”发挥最大效益,连云港市还专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人才办、市委编办、市人社局会同市相关部门、部分用人单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周转池”使用情况,持续优化完善“周转池”在人事管理、财政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及时回应人才关切,真正让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下。

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

近年来,连云港市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最大力度升级“花果山英才”新政,着力构建覆盖面更广、惠及面更宽、含金量更足的政策体系,让每位人才感受到“才到港城、价值连城”。此次建立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制度,将有效化解地方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和编制资源间的矛盾,进一步释放用人主体活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筑牢人才支撑。

“连云港市委人才办还将会同市相关部门进一步畅通引才聚才‘绿色通道’,对符合申请使用事业编制‘周转池’条件的单位和高层次人才,主动靠前服务,有效减少审核流程,缩短人才入编时间,帮助高层次人才尽快到岗履职。”连云港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