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从“刨洋镐”到“活字典” 连云港港口线路工张义松25年诠释工匠精神

【连网】(记者 庄婷婷 通讯员 刘高波)张义松,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铁运分公司技术设备部技术专员。25年来,他一直扎根在最脏最苦的港口铁路维修一线,从最累的“刨洋镐”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青涩的务工人员逐步成长为优秀的技术工人,并走上车间主任管理岗位。他多次获得所在集团十大明星职工、先进生产者和公司阳光标兵荣誉称号,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市国资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尽职尽责 任劳任怨

1999年,张义松还是一个不满20岁的小伙子,来到港口集团铁运公司,成了一名养路工人。抡洋镐、抬钢轨、铺道床……一根砼枕700多斤,他一天硬是抬了上百根,肩上的皮一层一层地脱落。线路捣固的时候一天需要抡镐上千次,他晚上回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一根25米长的钢轨1.25吨重,每次运轨他都冲在最前面,经他抬过的钢轨至少有1000多根。

d2b8863ec2694476be6047d7542f616d

日复一日,身边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张义松却凭借毅力坚持下来,他坚信:“只要努力,即使是‘临时工’,也一定可以绽放芬芳。”从成为第一位务工人员班组长到线路车间主任,他初心不改,始终如一,常年坚持奋斗在百里港口铁道线上。他提出“安全、稳定、高标准”的安全工作方针,从规范作业行为做起,提升员工素质,强化执行力。多年来,他参与各类检查1600余次,下发各类安全通报340余项,有效保障了港口铁道线路安全平稳受控。

勤奋好学 转型升级

铁路运输是港口生产的主干线,而铁道线路则是港铁运输安全保障的生命线,港区铁路绵延100多公里,涉及墟沟北、旗台、上合,点多、线长。张义松每天浸泡在线路维修和病害整治中,虚心向老师傅和技术人员学习,逐步成长为一名“土专家”。如今他已成为一本“活字典”,大到桥涵位置,小到一个设备病害,他都了然于胸,如数家珍,港铁线上任何一个需要处理的事项,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张义松深知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须要有一支像军队一样素质优良、能打硬仗的队伍。面对着设备老化和人员缺少诸多困难,他积极想办法、定对策,在清一色务工人员的线路车间推行军事化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和班组管理水平。原南京军区在港口开展军事演习,他带领线路应急分队提供线路保障,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连续作战13天,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纪律性和战斗力受到集团武装部的嘉奖。在集团星级班组创建中,他带领4个班组创新开展自主管理,荣获五星级班组2个,四星级班组2个,班组成员6次获得公司阳光标兵和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其中五星级班组成员全部为务工人员成为他们独特的标记。

08

创新工作 业绩斐然

创新是技术设备管理的源泉。近年来,张义松积极组织开展红旗道岔劳动竞赛活动,创建优质道岔122组;积极组织班组参加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师带徒等活动,培养高级工11人,中级工8人,使港口线路维修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工时利用率提高60%,设备完好率提高到92%,线岔优良率达98%,连年实现全年无事故、无责任故障的安全目标。

张义松主持并参与实施的《港口滑移式抽换道岔技术》《小半径曲线补强》《冻结接头的运用》《防水转辙机在港区铁路的运用》等项目获得集团科技创新二、三等奖。3年来,他编制参与各类施工计划近1200项,施工合格率达100%。他带领班组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12项成果获得省、部、市级优秀技术成果。他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开展节能降耗、自主中修、修旧利废等项目50余项,为公司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一路走来,张义松所代表的线路工群体,在现场一线作业中不断负重前行。因为,他们始终坚信,奋斗是劳动者的本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