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朱迅)孟夏的连云港,万物并秀,一张张栩栩如生的生态环境图景逐步铺展。
据统计,连云港市共有各类群物种3673种。在全省2017年以来已完成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地区中,连云港市生物物种数全面领跑,不仅是省内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从全国来看,连云港市生物多样性也明显优于平均水平。
地形优势 孕育万物生命
连云港市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湿地、海岛兼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齐全的生态系统类型绘就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图纸。
几近绝迹的四鳃鲈鱼大量洄游在灌云燕尾港,消失10年的伪虎鲸悄然重现灌河口。临洪河口、青口河等湿地等成为候鸟天堂,半蹼鹬、勺嘴鹬等珍稀水鸟走进港城人的生活。连云港市多种生态指示物种的重现、频现,多种新分布种的发现,正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的直接体现。
完善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和乡土树种繁育中心等就地迁地保护网络……生态管控区建立完善基本实现了对重点保护区域的有效保护,目前连云港市已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28处。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们已经完成城市生物多样性普查,正在加快相关保护措施落地落实。
生态修复 回归本真自然
白鹭翔集,锦鳞游泳。在蓝天碧海的映照下,白鹭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翱翔,与天、地、人融为一体。赣榆区的白鹭湿地公园是连云港市多年来推进生态修复的一个缩影。
“赣榆地形从东到西,沿海、平原、山区各占1/3,酷似微缩版的中国地图,包括森林、湿地、农田、海洋等,形成了赣榆物种多样性高、珍稀濒危物种多、鸟类天堂的生态系统。”赣榆区副区长顾绍波介绍。
赣榆区通过退养还湿、微地形整理等措施对湿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了由水域—浅滩—白鹭岛组成的自然湿地结构。近年来,白鹭湿地公园观测到鸟类8700只,完成地被栽植40万平方米的建设,为湿地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和科技支撑。
一直以来,连云港市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推进生态系统整体恢复。先后开展了连岛、秦山岛、羊山岛等岛屿生态修复。“连云港市秦山岛生态保护修复”案例成功入选全省“最美生态修复案例”。
目前,秦山岛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区域协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继续开拓秦山岛二期提升改建工程项目。以秦山岛生态旅游为核心,打造集文化、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
多措并举 筑牢生态屏障
生物多样性是维系人类福祉、地球健康和经济繁荣的根基,乃自然生态之基石。我们应尊重、顺应、保护自然,走出适应连云港市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自2018年起,连云港市逐步开展针对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和市区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目前连云港市生物多样性位居全省前列、珍稀濒危物种发现频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特有物种领跑全省,是名副其实的生物多样性“天堂”。
创新公众参与途径,让保护生物多样性观念入脑入心。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在月牙岛建成生物多样性科普馆,促进公众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法律设定保护“红线”,加强示范引领作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王雨说:“江苏省先后修订和制定了近20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法律,今年3月份通过的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其中专门设置了生态保护修复专章,突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地位。”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们的未来。未来,连云港市将以《连云港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022—2030)》为引领,着力打造“一湾两绿八廊多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格局,积极制定“一体两翼三支撑”保护体系,加快实施三大类三十八项重点工程。
随着连云港市生物多样性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港城正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