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通讯员 李涛 孙浩岚)麦浪翻滚,满目金黄。芒种时节,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猴嘴街道青口盐场大新农场近6000亩耐盐碱小麦开镰收割,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将金灿灿的小麦收入囊中,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据悉,江苏连云港青口盐场总面积超过5万亩,大部分都是难以种植粮食的盐碱地。2013年,青口投资公司响应上级“盐碱地变良田”的号召,力求打造沿海万吨粮仓。近年来,该公司采取“退盐转养”“退盐转农”模式,先淡水养殖后改农田,先种植耐盐碱棉花,后种植耐盐碱水稻,使土地盐碱度从平均千分之二十下降到目前的千分之三左右。
在耐盐碱水稻种植的基础上,当地逐步探索经验,突破了盐碱地小麦产量较低的技术屏障。去年,当地小范围进行耐盐碱小麦试种,亩产量达700余斤,获得成功。今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近6000亩,这片盐碱地也从单季水稻种植变为一年双季的“小麦+水稻”种植,亩均粮食产量达2000斤,真正实现了“吨粮田”的美好愿景。大新农场农业技术副厂长赵新文表示,“我们这边种植耐盐碱水稻十几年了,产量每年稳中有升。去年,土地盐碱地进一步降低,我们试种了耐盐碱小麦,试种结果很好。今年我们加大小麦种植面积,实现了稻麦两季种植。”
下一步,当地将进一步结合今年耐盐碱小麦的种植经验,继续扩大耐盐碱小麦的种植规模,预计种植面积超7000亩,进一步提高土地产能,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