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周莹 通讯员 连科)7月23日,笔者从连云港市科技局获悉,连云港市印发《花果山科创走廊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花果山科创走廊连接市开发区、高新区、连云新城等创新空间和产业节点,是连云港科创资源集聚高地和新质生产力培育高地,花果山周边区域研发投入占全市比重超70%。激活这个区域创新力对于连云港科技创新意义重大。
打造城市创新引擎
《规划》指出,连云港市将把花果山科创走廊打造为江苏海洋经济开放创新先导区、长三角北翼绿色创新样板区、全国科产教城一体化融合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协同创新高地的“三区一高地”,成为江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梯队,为江苏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连云港贡献。
花果山科创走廊怎么建设呢?连云港市将在这里建设江苏海洋经济开放创新先导区,建设海洋牧场、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风电等产业集群,成为江苏海洋经济开放创新先导区;建设长三角北翼绿色创新样板区,打造国内领先的集设计、研发、制造、培训、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全国科产教城一体化融合创新示范区,进一步集聚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创新平台、科技企业,营造良好的知识创新、人才引育、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生态;建设“一带一路”协同创新高地,建立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等技术转移核心功能区,建设“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建立由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紧密参与的协同创新体系。
到2030年,连云港市将花果山科创走廊基本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平台完善、科技企业汇聚、创新人才云集、创新文化活跃、创新服务便捷、创新氛围浓厚的“一带一路”区域创新高地和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花果山科创走廊的“廊”在哪里?连云港花果山科创走廊构建“一轴两核三区”的科创空间结构,规划面积约为420平方公里。其中,科创走廊核心区约120平方公里,拓展区约300平方公里。
连云港花果山科创走廊构建“一轴两核三区”的空间格局。一轴即环花果山创新发展轴。由核心区花果山大道“科教”发展轴、大港路“科产”蓝绿经济发展轴及拓展区新光路—江苏大道产业发展轴组成。两核即高新区科技孵化核,连云港开发区、连云新城海洋经济与绿色低碳服务核。三区即科创走廊核心区、拓展区、辐射区。核心区包含连云港开发区、高新区、连云新城三大区域。拓展区为连云港港区、徐圩新区、连云开发区等区域。辐射区包含连云港市全域,以各开发园区为主要辐射点。
其中环轴起势,主要推动“科产教城”融合发展,形成连云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双核引领则主要做大做强科教核心,积极培育蓝绿核心,以双核为引领,强力联动发展。三区协同则要求各区立足禀赋,错位发展,全域辐射。
因地制宜培育创新生态
根据《规划》,花果山科创走廊将依托连云港优势产业基础,构建海洋经济深度融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3+3+3+1”现代高技术产业体系,即做大做强生命大健康、绿色化工、新材料3个主导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3个新兴成长型产业;超前布局基因技术及细胞治疗、仿生与超导材料、元宇宙3个未来产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服务业1个配套产业。
与此同时,连云港市还将培育创新生态。连云港市将聚焦生命大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科创高地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引导整合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区、科创走廊核心区集聚,引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建设“一带一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创新生态。
打造宜居宜业创新环境
连云港市将以激活连云港创新活力、促进创新主体有效交流和互动为目标,聚焦便捷智慧的基础设施空间、活力开放的创新创业空间、完善宜居的生活服务空间、魅力韵味的蓝绿生态空间,打造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创新环境。
——打造便捷智慧的基础设施空间,提升综合交通、市政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支撑服务能力,构建便捷畅达、管理智慧的现代化科创走廊,推动港产城有机融合。
——建设活力开放的宜创宜业空间。积极引进知名咨询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打造高层次总部经济开放区。依托园区和重要科创设施,布局大中型孵化器和以小微创新空间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社区。开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要科研机构科普功能,打造科学氛围浓厚的人文科创走廊。
——构建完善宜居的公共服务空间。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大力推行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开发模式,推动园区向功能复合的城市新区转变。以国际标准建设文化艺术中心、体育运动中心、连云港国际会议中心等高水平公共设施,提升市级博物馆、图书馆、剧院等文体设施品质。重点保障主导产业和高端创新人才的配套住房。探索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集居住空间、工作空间为一体的长租型多功能公寓。
——塑造魅力韵味的蓝绿生态空间。打造兼具山、海、港、岛、城、湿地等全要素集中的公园城市。依托东盐河、排淡河、大浦河等河流构建科创走廊内绿廊步道体系,连接临洪河生态水脉与云台山生态山脉,完善运动、休闲等多重生活功能。匠心雕琢一批地标景观、城市小品,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海”的特色创新小镇。加大整治修复力度,建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最美海岸,推进徐圩石化产业基地绿色发展,推进美丽海湾建设。打造亲海近湾、港城相拥、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北纬35度黄金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