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朱迅 通讯员 王从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收集难、成本高、易反复,是各地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小菜园”新模式为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开辟出一条新途径,让“废水”变“肥水”,且“肥水”不留外人田,以农促保、以保惠农,实现多方共赢。
据了解,苏北地区部分村庄先后建设的集中或相对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中,有的存在收集水量不足、故障率高、出水超标、运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且灌云县有近半数的乡村人口,让传统的生活污水集约化治理难以落实。
因此,灌云县以“资源化利用为主、城镇接管为辅、一体化分散式治理设施为补充”的治理模式,试点整县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源化利用,梯次推进农村户厕改造与生活污水治理相衔接,并对生活污水有效处理。在破解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过程中,一条“资源化、低成本、易维护”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路径愈发清晰,造价低廉、经验可复制、资源再利用的“小菜园”治理模式初步形成。
“小菜园”项目研发人,常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库专家张文艺教授介绍:“按照‘一户、二户及多户’等分户污水处理方式,厕所粪污产生的‘黑水’与厨房、洗浴产生的‘灰水’在经过预处理、合并微生物净化处理、厌氧深度处理等系列流程后,尾水进入周边的花园、果园,实现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消纳。”相比于传统的集约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这套系统的优势就在于此:让废水变成“肥水”,且能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生态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试点区灌云县伊山镇披甲墩村,位于村西口的工程建设规模为一户5口,处理水量约为0.4立方米/天。在为期3周的运行时间里,经过第三方监测,设施运行期内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3462—2020)一级B标准、农田灌溉标准(DB 5084—2021)蔬菜排放标准。此外,在造价、运维成本方面,每户村民每年需要支付的分摊维护费用不到10元,整个自然村也不到2000元。
对于像灌云县这样常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地区,“小菜园”治理模式则给出了一条“低成本、易管理”的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使其符合农村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的发展模式。
未来,灌云将通过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县制资源化利用试点,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灌云实际的可持续化、可复制的治理新路径,有效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