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灌南:以“大沿海”思维打造海洋经济“蓝色引擎”

【连网】(记者 张晨晨 通讯员 殷开军 孙荪)日前,在江苏连云港灌南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片区,江苏臻达船业有限公司8.2万吨散货船开工,这是继今年该公司交付8.5万吨散货船后,又一条散货船开工建造。公司技术总监张成介绍,“相较以往的散货船,这个船设计标准化范围、造船建模指标大幅提升,入级中国船级社,满足国际海事组织TierⅢ排放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是灌南县向海图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灌南县全力以赴优环境、抓项目、补链条、聚集群,紧扣“向海图强、向海而兴”要求,做大做强船舶制造、绿色建材等产业,着力打造海洋经济增长新引擎,多举措释放“蓝色引擎”澎湃动力。

微信图片_20241010093033

以“中欧班列+海河联运”

激起发展势能

位于灌南经济开发区临港产业片区的江苏灌河国际港务有限公司是目前灌南港口码头中年吞吐量最大、发展最优的一家公司,年设计通过能力260万吨,为灌南海河联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共建‘一带一路’大局中,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平安、高效、绿色港口建设。”灌南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境内水路总里程174.54公里,灌河有“苏北黄浦江”美誉……随着盐灌船闸建成和正在实施的东三汊航道整治工程的完成,灌南县翻开了发展海河联运、实现通江达海的新篇章。而港口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战略资源,连云港港发挥与徐州铁运的合作优势,合力打造“中欧班列+海河联运”运输模式。这对于灌南县发展海洋经济有着重大利好。

自2005年灌河开发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港产业片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苏北振兴的决策部署,积极呼应市委、市政府“一体两翼”的总体构想,按照“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构建沿海经济带”的总体要求,始终加大对外开放和项目建设力度,招大引强,不断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发展平台。

今年截至8月,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55.53亿元,税收4.12亿元,工业应税销售收入162.85亿元。

随着“一带一路”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等在连云港市的交汇叠加,灌南也在持续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高标准推进燃气、交通、亮化等城乡一体化工程,全力织密交通网络。如今的灌南,高铁驰骋、机场近在咫尺、多条高速穿境而过、主干线公路纵横交错、内河航运通江达海,海河联运“大格局”基本形成。

微信图片_20241010093032

以“高技术+高附加值”

撬动转型升级

今年5月份,在临港产业片区,8.5万吨散货船“万铭公正”号顺利上水。这是苏北造船史上自主建造的最大吨位船舶,入级中国船级社(CCS)。作为苏北唯一特种船舶产业园,自2022年以来,灌南临港产业片区船舶产业便以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为突破转型方向,仅通过1年时间,就从3万吨级以下制造力的“小船坞”,一跃向11.5万吨级船舶制造力冲刺,带领连云港船舶制造进入“大船时代”。

近年来,园区全力发展海工装备产业,逐步集聚形成钢铁冶炼、绿色建材、船舶修造等核心产业板块,外向型、大型化为典型特征的临港产业体系集聚效应初具规模。例如建造“万铭公正”号期间,就采用了新型球鼻艏、大直径螺旋桨和节能消涡鳍等推进设施优化匹配设计,使船舶的快速性能和低能耗得到充分体现。臻达船业技术总监张成全程参与该船建造,他说:“从建造到上水用时240天左右,较年度计划提前半个月!”

转型即是突破。“之前,我们制造的传统船舶最大才2万多吨级,订单不断下滑,使得我们不得不作出调整。”灌南临港产业片区管委会主任张浩介绍,连云港市船舶制造业在2022年前后进行了“转弯”——向大型化、特色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即由传统低附加值甲板驳船制造,转向大型散货船、油轮、LNG混合动力船等船型。

转型背后,是对“产业链条”的倾力搭建。“我们加快建设船舶配套产业园,引进船用电机、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入驻,健全船舶产业体系。要素保障不断夯实,完成456亩土地征拆,为更多海工装备企业落户创造有利条件;引导亚新钢铁、兴鑫钢铁等企业生产船舶用钢板,降低船舶企业原材料成本,形成产业链延伸。”张浩介绍。

微信图片_20241010093036

以“招商引资+业务合作”

推进市场衔接

在位于临港产业片区内的江苏海中洲船业厂区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着。“我们一年可以造20万吨船舶,今明两年基本上满单。眼下准备开工的是出口到韩国的四条船,正在洽谈的还有十几条化学品船。”董事长林德友介绍,大型订单接踵而至,已承接俄罗斯3000万美元集装箱船及1.5亿元大型海上作业平台订单。今年以来实现工业产值1.1亿元。

一直以来,灌河半岛临港产业区始终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认真做好招大、引强、选优“三篇文章”,进一步放大临港产业区自身发展优势,积极开拓园区发展新思路,梳理产业定位,编制招商引资项目库,有针对性地实现新常态下的招商引资,也带动诸多企业积极开拓市场。就像江苏海中洲船业,该公司持续加大投入,优化船台、龙门吊等核心要素,船舶修造能力不断提升,并与山东海运、青岛旅游等大型国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近年来,公司所承建船型向电推船、旅游休闲趸船等高附加值船型延伸和发展。

而智改数转也为“市场衔接”带来新气象,片区4家船舶企业全面进行设施改造,引进新生产工艺,大型订单接踵而至——臻达船业接下8.5万吨散货船订单;胜华船舶获得新加坡12条、1.2亿美元油轮订单;海中洲船业获得俄罗斯3000万美元集装箱船订单;久领船业在洽谈单艘3000万美元集装箱船订单,去年至今订单新增20亿元。此外,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还途经连云港,设计年输量达189亿立方米,灌南境内建设长度7.2公里。“作为国家管网中俄东线南段的首家用户,灌南中裕燃气最大年输气量可达1.5亿立方米,为该县城区居民、工商业及工业用气提供极大便利。”张浩说,这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业务的开拓。

“我们将牢固树立‘大沿海’思维,充分发挥海河联运优势,加快打造‘双向开放、南北联动’新窗口,全方位实现要素承接、市场链接。”灌南县委书记任瑜介绍,将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等重大战略,健全与京津冀、粤港澳等地区合作发展机制,全力打造沿海产业集群,不断释放蓝色引擎澎湃动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