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彭先进 徐云邦)一排排玉米枝干上“硕果累累”,大豆在玉米的“护卫”下籽粒饱满,长势喜人。
“豆子玉米套种不浪费土地,玉米长高了还可以给大豆遮阴,玉米收成好,大豆也粒粒饱满。”在连云港灌云县杨集镇,种植户李正军满脸喜悦地说。今年是第三年进行套种,在种植模式和管理方式上,他已经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今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对早播玉米和大豆的结实率、结荚率造成一定不利影响,要不今年产量还能更高些。”李正军介绍,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大豆平均亩产100公斤,相比以往单种玉米,基本实现了“玉米不减产,多增一季豆”。
“大豆是我国大宗粮油饲农产品,但目前我国大豆产需缺口较大。”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胡曙鋆介绍,2022年,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大面积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模式、新技术如何推广,成为摆在农业农村部门和种植户们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以往,农户们总觉得种植大豆不如种玉米,对扩种大豆存有疑虑。”灌云县杨集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唐凯告诉我们,在传统的观念中,农户出于对大豆收益的顾虑以及大豆连作影响土地肥力的观念,扩大大豆种植难度较大。
如何提升农户们对大豆的种植意愿,除了补贴拉动,更重要的是技术推广、示范带动,给农户看得见的全方位保障,才能给农户增收致富上好“安全锁”。
“培训指导一定要到位,我们在不同生育期都组织开展了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胡曙鋆介绍,这几年每年都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并在几个传统玉米种植乡镇布点开展机械、品种、播期、密度、模式、肥水调控组合试验,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本地化。
“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只有协调发展,产能才能提升。”唐凯介绍,杨集镇通过技术引导、农具推广示范,直接入户沟通交流、培训讲解,精细化田间管理跟踪服务,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沟通,最大程度解决农户的种植难题。
通过三年的种植,李正军总结出自己的经验:“苗匀苗齐”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在施肥方面,要把握两个关键施肥节点,即底肥和鼓粒中后期叶面肥;在水分管理方面,三个关键时期的水分供应很重要,包括播种保苗水、开花结荚水和鼓粒水。
说起这些,李正军俨然成了专家,站在田头,他掰着指头算了笔账:减去土地承包租金、农药化肥及人工成本,再加上320元的补贴,每亩地净收益至少1000元。通过两年的摸索,现在他已经把承包的470亩地全部改成了带状种植。
从第一年全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5.4万亩,到今年已经扩大到了10万亩,连云港市已经在模式确立、品种选配、机具装备、肥水运筹、生化调控、绿色防控等关键环节摸索出了一套方法,蹚出了科技支撑粮油稳产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