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通讯员 杨天然 徐卫 王贵珍 王影)“这里是我们锦屏镇桃花源‘残疾人之家’做的第一批拖鞋,这是我们现在做的各式各样鼠标垫,我们这还有很多图书,看,那边是康复室……”近日,锦屏镇残联专委刘中文向笔者自豪地介绍着锦屏镇桃花源“残疾人之家”的一砖一瓦、一树一木,话语间无不透着对这里变化的喜悦之情,从一开始的零星订单到现在的常年订单不停歇,从小作坊到流水线式的生产线,锦屏镇“残疾人之家”用自己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从输血变造血的自力更生之路。
这一切都离不开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视。近年来,锦屏镇新建300平方米功能室,改扩建厨房80平方米,打造出了建筑面积900余平方米,集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文体娱乐、教育培训等9大功能板块为一体的桃花源“残疾人之家”,极大改善了“残疾人之家”服务环境。走进“残疾人之家”,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活动和培训项目,锦屏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辖区企业,开发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手工劳动项目,开设残疾人助农服务培训班,结合地方特色和残疾人自身条件打造包括组装电脑键盘、包装加工鼠标垫、制作箱包等“翼起飞翔”就业项目,累计实现收入40余万元,产品加工年产值达300余万元,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
截至目前,锦屏镇“残疾人之家”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做到一家多能、一室多用,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服务、文体娱乐、综合培训、志愿服务、法律咨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服务,荣获“十三五”优秀残疾人之家称号,并坚持把省残联“双九有”建设要求作为核心理念,11月20日,该镇顺利通过省级“残疾人之家”综合示范点验收。
“要做好安全检查和警示标志摆放,施工期间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近日,在海州区岗埠农场振兴路北桥拆建现场,一台大型泵车在施工单位的指挥下,有序进行箱涵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农场资产经营部工作人员杨镜冉正在现场查看施工情况,不时叮嘱施工单位做好安全和质量等工作。据悉,该桥将于12月中旬完工通车,进一步方便周边群众出行。
漫步在海州古城,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为进一步提升海州古城空间环境品质、挖掘和展示历史地段人文要素和文化内涵、切实改善老城区宜居品质,海州区在今年初开始实施海州古城塘巷城市更新项目。“城市更新试点项目涉及片区东至塘巷、西至王巷、南至中南路、北至中大街。”项目部负责人介绍,目前,今年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高低压管道预埋、弱电线路管道预埋以及“四合一”表箱安装及主线穿线工作已完工,外立面真石漆改造及中大街店招更新等工作正在扫尾阶段。项目完工后,将有效点亮古城夜间经济,让街区焕发新动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向海州古城大地,人们开启新一天的工作,农民忙着秋收冬种,学校传来琅琅书声,商户门口响起“欢迎光临”……公园里,早起的人们有的伴着音乐跳起健身舞,有的在游步道开启晨跑。金色的阳光爬上高楼,透过叶缝,照射到人们的身上、脸上,他们的笑容愈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