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张灿 通讯员 邵泽贤)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提到鼓励各行业各领域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研学旅游资源,鼓励相关机构面向青少年推出更多公益性的研学旅游活动。研学游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丰富学生实践体验、拓宽学生视野具有重要价值,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连云港市研学游市场参与主体多样,研学产品丰富,既有由旅行社、教培机构提供的研学旅游产品和服务,也有各类研学游基地承接的研学游团体,但也存在研学游产品参差不齐的现象。如何让研学游回归“有研有学”,提高研学游质量,这需要在课程设计和研学导师培育等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
参与主体多样
研学游内容丰富
近日,十余个孩子来到小岛山开启了一场关于观鸟的研学旅程。孩子们在观鸟的过程中,观察鸟类生存环境变化、发现它们各自不同的特征,不仅学会了识别鸟类,更深刻理解了鸟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观察结束后,孩子们还拿起画笔记录所观察到的鸟类形象。
“我们主要面向4至18岁青少年,提供覆盖品格发展、自然博物、户外运动、人文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维度的课程。今年我们相继组织了以西游文化、农耕文化等为主题的研学课程。”研学公司工作人员蔡梦天说。
各种研学基地以及科普场馆也为孩子开设课堂,增设互动体验项目,成为众多孩子校外学习的重要场地。近日,在龙小在·七彩田园,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指导孩子们运用传统技法,将一块块白布通过捆扎、浸染等步骤,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孩子们沉浸在色彩斑斓的世界里,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我们推出了扎染、敲染、点茶等非遗体验课程,虽然如今挖红薯、掰玉米等秋收类农事体验活动已经结束,但基地抓住时令,在苹果树下播撒荠菜种子,让参与研学课程的孩子也能够在冬天体验到挖野菜的乐趣。”龙小在·七彩田园研学负责人王潇潇说。
如今,研学游参与主体多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旅行社、教培机构组织研学游,景区、研学基地也承接研学团体,提供研学游服务。“连云港市旅游协会研学分会共有40多家研学相关经营主体,一般研学游旺季主要集中在开学后的两个月内。”连云港市旅游协会研学分会会长王强说。
市场需求大
研学游产品需不断优化
“我每年至少会给孩子报名一次研学游,其中像是做农活、做科学实验这些参与性的活动,小孩非常喜欢,乐在其中,而且也能学习到知识。”曾在暑假为孩子报名研学游的姜女士说。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增长孩子的见识,同时让孩子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是他们报名研学游的初衷。“但是去一些像是博物馆之类的场馆,如果没有导师耐心去讲解,孩子对这个不感兴趣,也不会认真听。而且一些景点就是打卡的形式,停留的时间比较短,没有花很多时间去游览,有的时候我会觉得没有学到东西。”姜女士说。
当下,博物馆、文化馆等场馆是研学目的地之一,但如果在专业讲解不足且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的条件下,本意寓教于乐的“学”很可能被简化为单纯的“玩”,同时行程被安排得较为紧张,没有给予孩子深入体验和思考的时间,也会导致孩子在研学旅途中“游而不学”。
价格往往也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如果价格太贵,我一定会考虑性价比的问题,像行程的安排、住宿条件。我们这些家长肯定希望能够购买安全有保障而且物美价廉的研学游产品。”姜女士说。
回归本初
增强“学”的功能
研学游是一种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其最初目的是“学”,“游”只是载体。那么,研学游如何回归“有研有学”?“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学习内容的连贯性,尽量围绕一个主题来设计课程。同时应该在课程中安排实际操作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参与感,而且能够让孩子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研学导师王然说,“同时应该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行程,例如我们很少安排12岁以下的孩子前往博物馆、艺术馆等场馆,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和专注度还十分有限。”
研学导师也是研学游体验的重要保证。“研学导师在整个研学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是影响研学体验的重要因素。实践活动中,每个孩子的关注点往往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思考模式引导他们。还可以进行灵活分组,让他们在团队里培养沟通合作的技巧。”王然介绍。研学游市场纷繁复杂,家长在挑选研学游产品时,也需要“擦亮眼睛”。“优质的研学游产品一直是非常抢手的。家长和学生要结合消费能力、机构资质条件以及自身兴趣点理性选择研学游产品。”相关从业人员说。
研学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也受到了相关机构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今年云台山景区的龙潭家庭农场与龙小在·七彩田园被评为市关工委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将获得资金资助与政策帮扶。“我们将不断探索创新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努力建设更多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更好地服务和促进青少年成长。”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