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者 侍敏 通讯员 徐婉珺)这一年,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6项,12项获省级以上复制推广;
这一年,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新增大宗商品贸易企业600余家、大宗商品贸易额近1500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2.2亿元;
这一年,连云港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46亿吨、集装箱量669.07万标箱,外贸吞吐量1.59亿吨……
暑往寒来,岁时更迭。刚刚过去的2024年,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勤耕不辍,探索不止。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大胆试、大胆闯、结硕果。
试制度——
改革“试验田”活力涌流
2024年,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开展特色化、差异化探索,全年形成制度创新成果36项。开展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实现联合国《可转让货物单证》公约试点项目金融方案全球首发。形成“五定”方便旗轮免引航作业新模式、船载危险货物“源头监管一箱直达”、国际进出境船舶业务申报信息“一单多用”、散粮专用车“预装车”新模式等多项全国首创案例,以及打造“综合查一次”高效监管样板、市场监管领域执法“观察期”新模式等一批全省首创案例。深入开展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借鉴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电子运单,打造“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通办、一票结算”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探索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保险等创新服务。
强化制度创新成果应用。“进境黄大豆‘智慧安监’检疫监管新模式”获海关总署批复备案。“‘电动化’引领绿色低碳港口建设”案例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第三批制度创新案例。“‘公铁海河’多式联运品牌”入选长江经济带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秀观察案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分阶段办理、数字赋能跨境电商管理新模式、不动产登记不对应审核服务新模式、港口理货员职业技能标准化管理等4项创新成果纳入省第五批复制推广经验,过境车辆笼车运输新模式等5项纳入省创新实践案例。
优环境——
开放“新高地”加速形成
全年新设企业3608家,占全市12.8%。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加速融合,生物医药产业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华药港”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项目超过100项,累计获批上市1类创新药24个,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中远海运LNG罐式集装箱制造、港口集团纯电拖轮产业示范基地、先导高端设备生产线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运,产品技术在国内处于第一梯队。
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以优环境、强服务为抓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年新增大宗贸易类企业600余家,实现大宗商品贸易额近1500亿元,大宗贸易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全国率先试点铜精矿保税混兑业务,全年开展混兑铜精矿24.5万吨,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8亿美元。新招引跨境电商企业22家,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2.2亿元、同比增长24倍。建设沿海重要的汽车出口基地,连云港国际汽车绿色智能物流中心建成投运,汽车滚装作业效率提升近3倍。乌国汽车零配件中转分拨基地落户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2024年完成汽车出口超35万台,居全国港口整车外贸出口前三。
功能平台加快建设。连云港(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行,省药监局审评分中心、省食药检院检验室挂牌运营,承接省药监局113项省级赋权事项。
强枢纽——
港口"硬支撑"蓄势赋能
40万吨矿石码头、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等一批港口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投入使用。远近洋航线进一步加密,巴西滚装新航线、柬埔寨七星海国际港口集装箱航线相继开通,全面贯通“韩国—连云港—中亚”通道。形成拥有98条集装箱航线、24条海铁联运通道和6条国际班列线路的多式联运网络。
沪连港际合作日益深化,连申快航提升到每周到发7班,全年完成12.5万标箱,“进了连云港就是进了上海港”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与徐州联合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徐连海铁联运通道入图运行、联运量增长近2倍。推进“一带一路”供应链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物流支点能级提升,深度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加快推进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建成阿拉木图、比什凯克等海外仓4个。
2024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46亿吨、集装箱量669.07万标箱,同比增长7.65%、9.03%,外贸吞吐量达到1.59亿吨,同比增长10.52%。连云港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连云港中欧(中亚)班列开行911列,同比增长13%。
2025年,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全面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在首创性、集成式探索中取得更大突破,提升自贸试验区改革整体效能;更加注重突出重点,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提升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努力增强自贸试验区改革示范引领效应。以更大魄力和决心大力推动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国际合作交流等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努力打造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标杆示范区和江苏沿海经济带北翼开放门户。
深化系统集成改革
推动制度创新成效再提升
积极推进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围绕企业药械审批、临床研究、通关便利等领域改革需求,在特定国产创新药审评审批、药品物流企业跨省多仓协同、临床试验用药物拓展性同情使用等细分方向开展先行先试。发挥港口制度创新“主阵地”功能,推动第二批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国家综合运输服务“一单制、一箱制”交通强国专项等国家级试点尽快形成制度创新成果。聚焦全链协同,深化“港口+自贸试验区管委会+部门+企业”联动创新机制,探索试点国际大件运输“协同查验”、进口鲜活海鲜(俄罗斯帝王蟹)保税暂养、出口散装危化品属地查验等新模式。争取纳入境外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业务试点港口。
立足特色产业培育
推动产业发展水平再升级
探索建设区域保税混矿基地,加快建设大宗商品贸易服务中心,探索搭建大宗商品线上监管平台打造大宗贸易集聚生态。推进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持续优化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探索叠加金融服务模块,继续加大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争取力度。实施跨境电商市场主体培育计划,跨境进口端,充分发挥国际班列、中韩轮渡等物流运输优势,聚焦鲜活海产品、化妆品等品类,积极培育“‘点点通’跨境商品体验店”品牌,加快网点布局,探索依托旅游“流量”,打造“跨境电商+文旅”消费新场景。打造沿海重要的二手车出口基地,完善汽车出口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在新能源汽车铁路运输等领域加大突破力度。加快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完善自贸试验区连云港国际医药创新产业园配套功能,加强项目招引,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海洋装备产业园,抢抓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和江苏省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的机遇,吸引省内装备制造等企业布局出口生产基地。
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
推动改革开放再迈新步伐
创新金融服务举措,探索“班列+金融”业务,推动班列运输与国际贸易结算一体化发展,试点完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数字人民币结算模式,开展港口供应链金融前期研究。探索“单一窗口”功能覆盖海运和贸易全链条,完善E港通功能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推进中国(连云港)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标准运行,加强知识产权专业审判人才和团队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快审机制。持续攻坚开放权限突破。依托石化产业、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围绕科技、贸易、金融等环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积极争取成品油非国营贸易出口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持续攻坚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开放资质的申报,补齐开放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