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新春走基层:海州湾祭海大典 传承海洋渔俗文化

【连网】 (记者 杨华)1月30日,正年初二,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彩旗飘飘,海风猎猎、海浪飒飒、海鸟啾啾。 

早晨8点多,江苏省渔俗非遗传承人周树河便领着一伙青壮渔民在度假区的中心广场观景台忙活着布置庆典活动现场,给龙王敬献的贡品,他更是亲自上手摆放、装饰,力求稳固又美观,细致之中透着对龙王的敬重。 

上午9点30分许,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和礼炮声,2025年春节海州湾祭海大典隆重举行。

“宇宙洪荒,沧海茫茫,碧波万倾,潮落潮涨……”在庄重的祭海诵词声中,献贡品、上供香、敬美酒、拜龙王……一整套仪式下来,原本嬉闹的现场也逐渐肃静下来。 

庄严而神圣,这本就是渔俗文化的天然气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从古至今,渔民们依赖着大海的无私馈赠维持生计,每一次出海,都是对未知的挑战;每一次归来,都是对生命的礼赞。正是这种与大海共生的关系,使得祭海成为一种神圣的传统,深深扎根于每一位渔民的心中。 

“大海的无私馈赠,让我们养活了一家老小,也让我们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祭海活动不仅是渔民对古老海洋渔俗文化的传承,而且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心灵寄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象征。通过祭海,我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同时也向大海表达我们深深的感激和敬畏之情。”说起渔俗文化和这次祭海庆典的特别之处,周树河心里有一肚子话要说。 

他介绍,虽然祭海庆典最初由他于2017年发起,但正是海头镇和小口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广大渔民出人又出力,才让这一大型祭海活动持续举办至今。今年的庆典活动更是吸引了小口村委会和40位渔民慷慨解囊,捐款达到1.8万余元,全部用于祭海仪式的筹备工作。“每一笔捐款都承载着大家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这种善举体现了渔民之间那份浓浓的乡情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为下一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才使得今年的祭海庆典仪式比往年更加隆重、内容更加饱满。”说这话的时候,周树河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诚如周树河所言,祭海庆典已经不仅是一个独属于渔民敬海祈福的活动仪式,更是一个传承渔俗文化、带火旅游经济的重要载体。每当这个时候,无论是常年漂泊在外的老渔民,还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会回到村里,共同参与这一盛事,感受那份浓浓的乡情,从渔猎故事中汲取大海之子的精神力量。 

“祭海庆典已经从单纯的古老仪式演变为一个集文化展示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来,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与渔业相关的零售、批发和电商产业十分兴旺。”小口村委会书记周磊介绍说,随着祭海庆典逐年对外宣介,为了更好地迎接八方来客,当地不断优化海边道路、游乐场等基础设施,而且积极开发渔家乐、海鲜大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努力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看到今年的祭海大典比去年更上一层楼,连云港市民俗学会会长胡宝明当场给点了一个大大的赞!“海州湾渔俗文化在连云港是独一无二的,2009年成功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是渔民企望丰收、祈盼平安的一种古老风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它不仅是海头镇小口村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是连云港市的一张靓丽文旅名片。”胡宝明表示,连云港市民俗学会作为祭海大典的协办单位,今后一定将深度挖掘渔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研究打造更多深入人心的活动载体,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带动海州湾旅游和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磊作为小口村委会的“当家人”,虽然上任仅一年时间,但是干劲十足,不仅今天一大早就到现场亲力亲为,而且对今后如何传承和发扬渔俗文化也有了自己的工作思路。“我们将积极践行广大渔民和周树河老人家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的精气神,以祭海庆典为起点,大力探索文旅经济增长模式,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另外,在鼓励大家引进先进的渔业技术、提高捕捞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同时,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引导大家自觉参与到海洋资源保护中来。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大海的馈赠。” 

俗语说:闰月逢双春,处处是黄金。在这喜迎新春的美好时节,让我们共同祝愿小口这座滨海古村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