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记者 李江 通讯员 孙伟伟 沙亮)日前,连云港市实现首例“国有+集体”建设用地组合供应,标志着港城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该组合供应项目位于灌云县下车镇,总供应面积11.12亩,其中国有建设用地面积9.65亩,集体建设用地面积1.47亩,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
“该‘国有+集体’建设用地组合供应模式,破除了跨权属土地利用壁垒,有效解决了分开供应造成宗地不规整、规划难布局的问题。”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创新举措既优化了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式,节省了企业拿地时间,又激活了农村存量土地资源要素,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为加快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探索了路径。不仅如此,组合权属供应后,所在村级经济组织可获得不低于每亩10万元的土地出让收益,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了资金。项目落地后,可实现年均税收近千万元,带来就业岗位近百个。
据了解,该项目为鸿麒麟户外用品生产项目,位于下车镇隆兴路,由江苏鸿麒麟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占地20亩(新建厂房15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0.6亿元,主要建设新增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购置折弯机、铆钉机、铁架生产线等设备。项目计划于2025年3月开工建设,预计2026年6月建成投产,目前正在办理土地供地手续。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0.4亿元,税收600万元,带动120人就业。
此次“国有+集体”建设用地组合供应,是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积极探索土地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落实《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要求,推进产业用地制度创新的重要举措,将有效盘活土地存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上述政策指出,为探索土地资源资产组合供应,支持将不同所有权主体的土地资源资产,组合供应给同一使用权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商品住宅用地外,在规划用途、配置方式、评估方法、使用年期一致的前提下,支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探索将相邻国有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步规划、同步交易、同步建设”,将国有、集体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和整体规划条件一并作为配置条件,整合使用不同所有权土地资产,实现不同所有权土地由同一市场主体使用。
以土地要素保障“小切口”答好服务经济建设“大命题”,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聚焦发展要务,坚持以自然资源资产优化配置、提质增效为着力点,积极做好项目用地空间保障,推动单一自然资源资产向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组合、复合配置转变,探索更多门类的自然资源资产组合供应,进一步增强土地要素对高质量发展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