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日行2万步 城市“找茬人”让城市更美丽

【连网】(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孙淑莉 孙超)“海宁西路与规划三路交叉口,规划三路路东向南30米,日月商贸城附近人行道上有路灯立杆倾斜,存在安全隐患,请相关部门处理。”日前,信息采集员李云发现问题后,立即用“城管通”终端拍照,将信息传送到连云港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实现了案件的快速、高效、妥善处置。

李云是连云港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一名信息采集员,在这个岗位工作了13年。从8点30分到18点,日均2万步,巡查发现问题、采集上报问题、反馈问题处理情况是她每天必做的工作。东起瀛洲路路西、西至洪门路、南起迎宾大道、北至人民路,约36平方公里的网格是她的“地盘”。

“上报问题不只是拍照那么简单,必须按照规范标准来做,兼顾覆盖面的广度和采集的精度。”李云说。拍摄的照片要能精准反映具体问题、地理位置等,上报平台时还要准确甄别问题类型。

1739846786433

接收到相关信息后,受理员第一时间对信息采集员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在确认照片、问题描述、位置、类别等信息无误后进行立案,由派遣员将案件派遣至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

像李云这样的信息采集员全市共有51位,以女性为主,他们仔细巡查城市每一处角落,对市容环境、公用设施、街面秩序等5大类部件和6大类事件235小类城市管理问题迅速采集上报,并通过平台进行分派、核查、结案,不让小问题变成大麻烦,实现全市138个网格200平方公里全覆盖。数字化城管平台与公安视频等联网,可实时监控、视频存储、违规抓拍,快速掌握情况。

数字城管就像“千里眼”和“顺风耳”,高效解决城市管理中高发问题。在日常巡查中,信息采集员还经常做“举手之劳”之事,小到街面上遗弃的矿泉水瓶、纸张等垃圾,大到掉落在路面上有安全隐患的石块、移位的井盖等,他们都自己解决。

李云说:“这工作靠的是责任心,不能投机取巧,看到城市越来越美丽,想到也有自己的一份付出,我就很有成就感。刚入行时碰到最多的是乱倒垃圾和贴小广告的,一天能采到20多条信息,如今每天不到10条,市容市貌越来越好了。”

针对城市管理季节性特点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信息采集员适时开展专项采集行动,去年以来累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道路破损、市政设施等专项采集行动12次,推动3万余项问题有效解决。

“数字城管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变精细化管理,渗透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牛皮癣少了许多,市政设施破损等也能快速修复,数字城管开启的‘数智模式’,正在一点一滴改变着城市的面貌,这与数字城管以及每位信息采集员的付出密不可分。”连云港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平台累计受理各类城市管理问题24万余件,结案率99.97%,做到重点问题“第一时间派遣、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力求让每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处理,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