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多收了三五斗》今朝有反转 连云港赣榆紫菜攀“高”逐“新” 续写“徐福记”

【连网】(李江 朱代桂)叶圣陶在《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曾形象地描述了农民丰收成灾的遭遇:“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谁都以为该得透一透气了。哪里知道临到最后的占卜,却得到比往年更坏的课兆!”

从今年赣榆区紫菜前三次交易会数据观察,“谷贱伤农”的悲剧并未发生,全省第二期平均成交价55.34元/百张,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5%,甚至赣榆第三次交易会的价格比上一期还增长了。

“本来以为今年紫菜大丰收价格能有所降低,结果投了1000多箱的标,一个标也没中……”开年紫菜的价格,让赣榆区从事紫菜加工的企业主李先生咋舌,“但是客户那边催着要货,没办法,我最后跑去南通的交易会竞标了100多箱。”同样,在海头镇海域的紫菜养殖区,养殖户王祥库介绍,“今年条斑紫菜长势非常好,比去年有所增长,一个方子33亩地,能收成五六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0%左右。”

供需决定价格。按照常理,紫菜丰收,一般价格会下降。今年赣榆区紫菜量价齐升的背后,是其紫菜产业迈向高质量之路、大力拓展国内外消费市场的结果。

从供给方看,紫菜海上栽培规模比上年度有所增加。

笔者从省紫菜协会相关渠道了解到,现在紫菜海上栽培规模比上年度有所增加,其中南通、盐城以及连云港本地传统养殖海域栽培规模均保持基本稳定、略有增加,山东海域增加的数量较大。2024年是自条斑紫菜栽培北移到山东后栽培规模最大和生产情况最好的一年,尤其是12月份的产量和质量都非常理想。

这一情况得到了数据的佐证。省紫菜协会数据显示,进场交易的卖方会员企业多,仅以第二期为例,全省有232家会员企业进场交易,比去年同期的150家增加了55%,反映出投产的加工企业比上年度明显增多。同时,进场和成交的干紫菜数量多,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3%和47%,除了增加一部分条斑紫菜和坛紫菜混合菜,今年南北和省内外前期紫菜生长形势还好于去年。

从需求方看,赣榆紫菜养殖端和加工端日渐打开向上之路。

一方面,赣榆拥有62.5公里的黄金海岸、72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养殖紫菜具有悠久的历史,这里的海域海水含盐度较低,光照强度相对较弱,非常适合养殖紫菜,通过科学育种、养殖,出产的紫菜光泽诱人、细腻柔韧、口感极佳。近年来,赣榆区条斑紫菜养殖面积从2016年的10万亩增加到20万亩,紫菜育苗企业增加到66家,加工企业达到140家,加工机组300余台套,其中一次加工机200台套,二次加工机60台套。

为提高单位海域面积紫菜产出效益,赣榆区从2014年开始推进试验坛紫菜与条斑紫菜轮栽技术并取得成功。赣榆前三次交易会吸引了诸多国内外客商前来采购,进入交易场所的超半数紫菜被外地厂商竞到,加工后或出口至日韩或进入商超出售。

另一方面,赣榆已经形成了集育苗、养殖、加工、市场交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为紫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区网红经济的发展对紫菜食品助力极大。从2019年起,夹心海苔休闲零食在直播电商的托捧下成为爆款网红食品,这为紫菜加工产品销售提供了新思路。打开淘宝、拼多多等App,销量排在前面的多数为赣榆销售商。

与此同时,外贸市场的打开,为赣榆紫菜加工厂家进一步扩大了销售量。笔者走访中了解到,一些加工企业把网店开到了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站上,有的厂家去年一年出口了上万箱紫菜食品,这在以往是没有的。“春节过后,我们企业收到国外订单较多,大年初六我们就开工生产了,目前10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日加工紫菜180万张,这些紫菜主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赣榆一家紫菜加工企业负责人张建强介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