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绘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春耕图” 75个昼夜生动诠释“四全”服务

【连网】(记者 李江 通讯员 刘知博)“每完成保障一个项目,就像见证一粒种子在春天破土而出。”春江水暖时节,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聚焦省市重大项目保障需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紧跟项目建设序时安排,紧盯项目进展全力推进,推动重大项目保障等重点业务工作高效开展,全力绘好重大项目要素保障“春耕图”。截至目前,2025年市级重大项目582个(含省重大项目39个)已完成保障503个,保障率86.43%。其中产业类项目517个,已完成保障450个,保障率87.04%。

和去年相比,今年连云港市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任务更重。如何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护航经济社会发展?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助力全市重大项目实现“开门红”,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把思想聚焦到“重抓项目”上,各级主要领导主动靠前,充分发挥重大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专班的牵头抓总作用,继续加强与连云港市发改、商务、工信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强化与各地政府的交流衔接,进一步理顺将“项目等要素”变为“要素找项目”的流程环节,切实解决项目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实现重大项目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攻坚突破。

cw21a04d

海州湾浪潮声中,位于赣榆区海头镇的年储存1000吨海参项目工地上分外繁忙。这个承载着渔民期盼的项目,从图纸走向现实仅用了75个昼夜。赣榆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翻开服务日志,5次现场办公,12次挑灯夜战的联合会办,记录着“四全”服务(全空间覆盖、全要素保障、全流程管控、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点点滴滴:保障前倾,服务前置,主动摸清该项目要素保障需求,动态调整服务和保障措施;定期召开用地要素保障会办会,深入推行“并联审批”,各部门协同发力,复盘研判该项目用地报批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形成可化解模式与机制,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的有效实施;落实专班机制,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和属地资源所(分局)负责人全流程“包办”项目落地,主动提升服务效能,高效保障项目落地。

为助推各级重大项目“走在前”,让“好项目”得到要素资源“优保障”,连云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正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政策研究,研究加快建设用地审批流程再造,充分减层级、减环节、减时限。为进一步提高保障效率,连云港市通过持续深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四全”服务模式,主动发挥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专班桥梁纽带作用,建立高效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促进建设项目用地报批营商环境改善和提升,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同时,为进一步盘活存量,深化节约集约,连云港市引导产业项目向各类园区集中,加大对布局零散、规模较小、用地粗放、产业层次低园区的整合力度,促进集聚集约发展,继续推进土地供应模式改革,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实施产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助力“以地招商、精准招商”,有效提高项目供地用地精准度和落地建设进度,促进产业用地更好更精准地向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倾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