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王进文 吕静媛 孙利 周思月)近日,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在2023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全国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监测结果中获A+等级,彰显了连云港市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更印证了连云港市在医疗服务能级提升上的重要突破。去年,连云港市获评17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其中新获评9个,复评通过8个,获得国自然、省自然基金项目5项,越来越多的港城百姓实现“大病不出市”。
专科建设是公立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批省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入选国家和省级孕前保健特色专科建设单位,连云港市中医院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同步提速。如今,全市省级以上重点专科数量持续增加,疑难重症外转率逐步下降。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心脏外科团队刚刚完成了一例“冠脉搭桥+瓣膜置换”手术,让复杂病例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救治。连云港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施‘高峰’‘高地’项目,我们已构建起重点学科引领、薄弱专科提升的协同发展格局。”
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根基。连云港市公立医院积极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为医疗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双创博士”王雷雷团队率先在苏北地区实现医院自主化开展无创DNA产前筛查等多项精准医学检测服务,让全市准妈妈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精准医学服务。这种“人才强基”战略带来显著成效:去年,全市卫健系统引进高层次人才190人,新增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0名。
智慧医疗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68岁的姚阿姨通过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预约了上门护理服务。医护人员携带专业设备,上门为其更换尿管并进行健康指导。该院“互联网+护理”服务已覆盖47项护理项目,累计服务近5000人次。此外,医疗物资无人机运输、DeepSeek-R1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以及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都为港城百姓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连云港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建设。作为项目载体,江苏省中医院连云港医院已成功揭牌运营,连云港市出台的35条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政策清单正在逐步落实,省中医院已经选派近150人次专家来连坐诊、查房、指导手术,全力支持连云港医院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