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艳 刘光亚
【连网】 文化企业在融资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其销售产品的卖点“创意”属于无形资产,而这很难估价。目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创意立国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在这一背景下,我市在破解中小文化企业融资瓶颈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昨日,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文广新局、市文改办联合招商银行连云港分行、市格斯达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江苏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共同推出“连文贷”文化金融产品。
“连文贷”文化金融产品有哪些特点?能否真正缓解我市中小微文化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文化企业申请需具备哪些条件?为此,笔者采访了招商银行、担保公司以及部分中小文化企业负责人,详细解读“连文贷”文化金融产品实施细则,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低利率,办理快捷,准入门槛低
“连文贷”的创立,为我市金融行业和文化企业双方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它主要解决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单笔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办理流程简单、便捷是“连文贷”最大的特点。根据实施细则,凡符合条件的中小微文化企业,可向市文广新局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分别向格斯达担保公司、招商银行推荐,格斯达担保公司、招商银行、再担保公司共同组成贷前尽职调查委员会,完成尽调后分别履行审批手续,对审批同意项目完善保证措施、签订相关合同后发放贷款。
“这是多方联合推动的结果。”江苏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总经理何家棠介绍道,“连文贷”采用“政府+银行+担保+再担保”共担风险的模式,进一步分散了风险,提高了参与各方服务中小微文化企业的积极性。具体运作流程是,市财政局从市级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中拿出200万元用于组建“连文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撬动金融资源流入中小微文化企业,帮助拓展资金来源。市文广新局在文化系统宣传推介“连文贷”产品,并协助筛选符合条件企业,招商银行不仅给予财政风险补偿资金池10倍授信放大,还实行贷款基准利率。市格斯达担保公司创新适合文化企业的反担保方式,为中小微文化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招商银行连云港分行行长助理朱卫东说,“连文贷”的服务对象为在我市注册、纳税,符合国家统计局2012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的企业,公司注册资本应不低于20万元,资产负债率低于60%,依法成立2年以上,在银行融资无不良信用记录等,符合上述条件均可提出申请。
值得关注的是,“连文贷”文化金融产品实施细则还列出了不予支持贷款申请企业的情况。比如,知识产权涉嫌侵权或有争议的,因其违法行为被执法部门依法处罚未满2年的,违反有关规定、正在接受有关部门调查的,不能完整提供所经营企业的真实经营、财务、信用情况的,提供虚假贷款资料的。
“融资难”困扰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文化企业具有轻资产的特征,在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之前,很难获得银行融资。”踏歌行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胡磊颇有感慨地说。
近年来,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去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8亿元,增幅达30%,初步形成了包括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文化产业门类。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市现有2800多家文化企业中,九成以上是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金匮乏、融资渠道单一、贷款门槛和成本较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自2012年,我市就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目前已有近60个文化产业项目获得了资金支持,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发展。但仍有许多文化企业在扩大生产、产品推介等方面有融资需求,推动文化与金融的对接、合作,在我市显得尤为迫切。为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我市在已有的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其他资助方式,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文化领域,通过市场机制发展文化产业。
位于赣榆区海头镇的恒基木艺是一家船木家具公司,主要从事废旧船木再生产,经过加工处理,使其变身为古船木家具,仅去年就售出400多套船木家具,实现销售总额600多万元。然而,这样一个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的文化企业,也遭遇了融资难题。“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加上扩大再生产投入大,使得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恒基木艺负责人阎朝栋告诉笔者,此前与部分银行机构接触时,发现文化企业贷款难度大,“连文贷”的推出为中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打开了新的融资渠道。
文化产业期待与金融资本共舞
“连文贷”文化金融产品的推出,受到了众多中小文化企业的欢迎,首批有50多家企业报名,最终筛选出6家发展前景好、实力强的企业签署了业务合作意向书。当天的推介会上,招商银行连云港分行、市格斯达担保公司分别与千禧礼品、时代富华、乐淘珠宝、金豆科技、恒基木艺、瑞德彩印等6家文化企业签署业务合作意向书。
江苏瑞德彩印是一家实力不错的文化企业,拥有瑞士、德国、日本全套印刷设备,公司于2008年积极向医药彩盒包装产品领域发展,产品和售后服务深受江浙沪等地各大药厂的好评。然而,公司在打造现代化、“绿色”医药纸质包装品生产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了融资难题,高达12%的贷款成本使得企业每年要支付利息百万元左右,加之贷款周期短,使得企业不得不担负每年转贷而支付的高额费用。
“这次推出的文化金融产品,真正实现了政府搭台,金融、企业联合唱戏。”瑞德彩印刘家仁总经理说,作为企业,要诚信经营,把这些资金用好,回报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同时,他也建议,金融机构能够对中小文化企业增加项目贷款,根据项目建设周期,减少企业转贷压力,进一步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融合发展,还需要多方努力。”一家知名水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希望金融机构能够创新质押方式,尽快推出版权质押、专利质押等融资贷款方式,设立专业文化评估机构、担保机构,真正实现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