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专题 专题> 常用专题> 文化产业网> 产业资讯

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赴美巡演带来的启示

□ 王艳  李静

【连网】 指尖在琴弦上滑过,琴板和心灵共振。9月初,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亲情中华·锦绣江苏·魅力连云港”赴美国文化交流演出圆满结束,演奏员们高超的演奏技巧、青春靓丽的形象,给洛杉矶、加州的华人华侨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乐团首次赴美国演出。

日前,笔者采访了此次巡演的台前幕后故事。面对文化强国美国,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如何以传统民乐叩响大门,今后我市这张文化名片能否继续扬帆远航海外,值得思考和期待。

“中国民乐风”吹进华人圈

与以往国外演出不同,此次巡演主要针对华人华侨,在演出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美国当地时间9月1日晚和4日晚,乐团相继在洛杉矶圣盖博大剧院、加州尔湾大学巴克林大剧院举行演出,数千名华人华侨和当地居民观看了演出。音乐会在民乐合奏《茉莉飘香》中拉开序幕,二胡、琵琶、笙、箫、筝、笛等袅袅低鸣,这些古老、悠久、承载着华夏民族智慧结晶的民族乐器,在青年演奏家手中绽放出生命的活力。乐团指挥由中国交响乐联盟主席、著名指挥家卞祖善担任,音乐会紧扣“中秋佳节,团圆之夜”主题,琵琶与乐队《月亮代表我的心》、唢呐与乐队《百鸟朝凤》、京胡与乐队《夜深沉》、二胡与乐队《二泉映月》等传统经典民乐,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与此同时,乐团还带去了动感十足的新民乐,以及双人舞、魔术等精彩节目。今年28岁的汪小魔表演了魔术《幻彩魅影》,回忆起这场表演,他认为,“这次演出让中国传统魔术有了更好的展示平台”。5分钟半时间里,他变出了12个大球、30把小伞,令现场观众连连称奇。音乐会结尾,民乐团奏响了耳熟能详的美国乐曲《故乡的亲人》、《Oh,Susan?鄄na》,引起台上台下的热情互动,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

这两场音乐会在当地华人圈掀起一股“中国民乐风”。每次音乐会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场,许多老华侨热泪盈眶地说:“看到这场演出,仿佛回到了祖国,激起心底浓浓的思乡之情。”华侨黄冬平说,我们的孩子出生在美国,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纯正的民族音乐,通过观看演出,增加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情。

“民乐团不远万里来到洛杉矶,带来了祖国的问候,为当地华人华侨献上了民族音乐的一缕清风。”在美期间,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刘健对演出给予高度评价。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团长颜金娥介绍,此次是第一次来美国演出,为此精心编排了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女声独唱《月圆花好》、中阮与乐队《丝路驼铃》、双人舞《归雁》和魔术《幻彩魅影》等16个节目。

港城文化品牌效应彰显

这是一场酝酿以久的演出。早在今年3月,美国华人联合总会会长蔡成华在江苏省侨联领导的陪同下,专程赴连云港考察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看过几个节目后,双方很快敲定了演出事宜,文化交流演出定于9月初进行。这次演出的圆满成功,为双方今后继续合作打下了基础。

“既弘扬和传播优秀中华文化,也是对外宣传推介连云港的难得机会。”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副团长沈佳佳介绍,通过文化交流活动,花果山、东海水晶、东方桥头堡等已经成为当地华人华侨热议的话题。作为我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是国内惟一一支演奏中国传统民乐的职业女子民族乐团,演奏员来自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著名艺术院校,曾多次受文化部、江苏省侨联的委派,赴欧、亚、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演出。

打造品牌,彰显特色。以演奏中国传统民乐为主,彰显江苏和连云港地域特色的国内一流的女子民族乐团,这是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成立之初确立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乐团积极构建品牌内涵,多次邀请著名作曲家张晓峰、蔡东铧等为民乐团创作民族管弦乐《海州五大宫调套曲》、中阮协奏曲《望夫云》、唢呐协奏曲《花果山随想》、二胡协奏曲《六月雪》等一批享有自主版权的艺术精品曲目。同时,张晓峰还为演奏员量身定做了中阮协奏曲《望夫云》、唢呐协奏曲《大苏北》、《黄河故道行》以及琵琶协奏曲《丽歌行》等近十首曲目,使演奏员出色的专业技巧和曲目的艺术内涵得以完美展现。

作为地方文化品牌,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同时,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能否实现与旅游推介、商贸开发等深度合作,真正在“文化输出”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值得各方不断探索。

创新为民乐发展注入活力

近年来,民族音乐的创新发展一直是圈内人讨论的热门话题。随着人们审美习惯的变化,各种音乐形式不断发展创新。客观现实是,很多民族乐团的常演曲目中80%还是传统曲目……中国民乐创新的阻力在哪里?如何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民族音乐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特点?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作品太少是民乐发展的阻碍。最根本的原因是把民乐的创作作为一个任务来完成,很多作曲家在一个时间段有可能只是为了一场演出而写些作品。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直言:“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审美观,在保留经典曲目的基础上,还需要创作更有当代文化代表性的艺术作品。”

“与歌舞类节目不同,民乐对受众的要求高,创作投入成本大,导致曲目创新不足。”颜金娥告诉笔者,早在几年前,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就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人才引进、艺术创作、市场开拓等各项工作,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此外,民乐团还加大对演员的形体训练、服装灯光设计,签约引进舞蹈、魔术等优秀演员,丰富表演形式,增强节目的观赏性。

改变在悄然发生。今年以来,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推出了“华韵四季”春、夏、秋、冬四季主题音乐会,预计全年推出60余首新编曲目,极大地提升了乐团的表演空间。乐团曾在“华韵四季·春”中演出了新民乐《风韵》,这个节目颇受年轻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民乐在追求高雅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更要接地气。”女子民乐团团长颜金娥说,“通过音乐会定期推出新曲目,既惠及港城市民,也推动艺术创作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提升了演奏技艺和水平。”

目前,乐团正在积极筹备今年底与中央民族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与此同时,加紧寻求与“保利院线”开展合作,争取在全国进行演出推介,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编辑:王夫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