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常用专题>
文化产业网>
产业资讯
让文化成为生活必需品 解读韩国文化艺术政策
日期:2015-06-24 17:38 来源: 作者:
近年来,以韩剧为代表的韩国文化产业走出国门掀起“韩流”,而日前红遍全球的《江南Style》更是让韩国文化受到广泛瞩目。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日前发布的2012年韩国文化产业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至2011年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规模以每年22.5%的速度增长,2012年的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达到43.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9%。
应当看到的是,韩国文化产业的骄人成绩与其文化艺术政策的支持息息相关。韩国文化艺术政策是如何制定的?他们又是怎样通过文化政策在强国的同时兼顾惠民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副董事、文化政策局相关负责人龙昊声。
文化服务和文化多样性是韩国制定一切文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韩国文化政策力求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大众。
龙昊声介绍,韩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文化艺术政策,并设立了文化体育观光部负责文化事务。“目前,韩国的文化艺术领域主要由文化体育观光部下设的文化产业局、文化政策局和艺术政策局负责。”据了解,在文化体育观光部的下设部门中,文化政策局和艺术政策局是与国家的文化战略息息相关的部门。其中,文化政策局主要侧重宏观计划的分析和制定,比如文化服务政策、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政策等;艺术政策局则更多的是细化文化战略,其下设艺术政策科、传统艺术演出科、空间设计文化科和文化艺术教育科。
龙昊声表示,无论是侧重宏观的文化政策局,还是关注细节的艺术政策局,其出发点都是以文化服务和文化多样性为中心,以人为本,为大众服务。“韩国一直追求‘文化的民主化’,长期以来文化艺术的最大消费者是属于富裕阶层或社会的掌权阶层,但文化民主化意味着通过政府文化政策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关心弱势群体的文化消费状态,让大众享受更多的文化艺术产业,这就是文化服务的政策”。
除了面向文化消费者的“文化服务”政策之外,韩国还很注重对文化产品供应者的政策支持。龙昊声介绍:“有些文化艺术在文化生态系统里处于弱势,很难靠自身生存下来,而这些文化通常是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等,因此,韩国政府对弱势的文化艺术项目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如传统文化的保存、地域文化的推广等。”
文化代金券和艺术家服务法让文化政策的影响扩大到社会各个阶层,并使文化产业的消费者和供应者能更多地参与到文化艺术活动中。2011年4月,韩国政府制定了文化代金券政策,该政策主要面向韩国的基础生活需求者。龙昊声介绍,“基础生活需求者”可以向政府申请基础生活保障服务。目前,韩国政府每年为300余万名基础生活需求者提供文化代金券,代金券可以用于欣赏演出、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等。“文化代金券政策虽然是比较直接的文化服务手段,但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文化艺术不再只是高收入阶层才能享受,文化生活同样是大众生活中的必需品”。
如何培养文化艺术人才也被纳入韩国政府的思考范围,如建立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投资艺术学院等。11月18日,韩国政府推出了针对文化供应者的新举措:艺术家服务法。龙昊声表示,该法案主要面向职业艺术家,而这些艺术家需满足一定条件:该艺术家是否通过自己的艺术活动获得收入,是否获得了业内认可,包括获得奖项、参加的艺术活动等。艺术家服务法的宏观方向已经确定,那就是尽最大可能保证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
韩国的电影和音乐产业较为成功,美术则相对薄弱,韩国目前正在加强美术教育和艺术品市场的建设,以期在美术领域实现产业化。龙昊声表示,由于电影和音乐易于产业化,容易被大众接受,因而市场比较广阔。近几年来,美术方面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如建立美术馆、艺术机构等,而对于美术市场的产业化则关注较少,造成美术产业市场的生存能力相对较弱,因而,韩国未来的目标是使美术也能实现产业化。
2004年,韩国政府推出了艺术教育政策,该政策在韩国的艺术领域是一个成功典范。“在这项政策刚刚付诸实施时,韩国大约2000个文化艺术机构中只有约1%的机构设有文化艺术教育项目。以美术馆为例,在650个美术馆中,只有5个美术馆安排了教育项目。如今则正好相反,没有教育项目的美术馆只有5个左右。”龙昊声介绍。
艺术教育政策的实施不仅促使文化机构成立教育项目,同时也为韩国政府制定“文化艺术教育支援法”奠定了基础。通过该政策,韩国政府机构之间也进行通力合作,推出了如韩国文化部和法务部合作的“监狱文化艺术感化教育”,文化部和国防部合作的军人文化艺术活动等。目前,韩国的每个文化艺术机关和社会团体都必须安排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此外,韩国政府目前正在实施针对艺术品的租借政策,政府按照某件艺术品市场价格的20%租借该作品,然后将作品在美术馆等公共场所展出,如果通过展览售出,收益将直接返还给艺术家。这样政府既可以帮助艺术家,又可以通过展览形式提供大众文化服务,实现作者和消费者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