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在刚结束的全市文化发展项目观摩会上,我市文化建设工作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许多特色和亮点,伍江数码公司自主开发拥有知识产权的“声利汇视Cinavision”网络内容播控平台,已在澳大利亚成功上线运行;我市首部民营资本投资拍摄、反映江苏淮盐文化的32集电视剧《商道·天问》成功杀青,正进行全面发行。
然而,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后,我市文化产业发展在加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开发、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集聚发展、各级优惠政策真正落地等方面尚有需要突破和提升的地方。
47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异军突起
今年以来,伍江数码公司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模式,自主开发的网络内容播控平台“声利汇视Cinavision”,可为数十万澳洲用户提供大量精彩的节目,这一文化输出模式受到国家相关部委肯定,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出口基地。近期,该公司还与北京市科技局、农业局签订合同,采用“SONIQ声光”智能电视和“声利汇视”播控平台为农业科技信息提供多样服务。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互促共生的活力正在逐渐展现。国家软件园、酷歌动漫园等4个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分别被纳入省、市实施的文化建设工程计划。2.34平方公里的创智街区正在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大楼主体已竣工,酷歌动漫、华大科技等项目正在抓紧修改完善设计。今年前10月,伍江数码产品出口量达15万多台,目前正在加快建设总投资3亿元的二期项目。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市进入省级规模以上工业相关文化产业企业名录的仅有47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全市限额以上文化批发零售企业仅有13家(年销售收入批发业2000万元以上,零售业500万元以上)。但不容忽视的,我市缺少产业带动力强、彰显特色的大企业,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数量偏少,特别是建成和发挥效益的少,亟需加强大项目招引和建设力度。
文化产业集聚园区加速提档升级
到2015年,我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将达到5%以上,目前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成为地方支柱产业的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未来3到5年,我市将重点培育壮大一批龙头文化企业作为主攻方向,形成10个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骨干文化企业,加快东海水晶产业资源整合,力争成为我市首个上市文化企业。
“集群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各地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淮海工学院教授薛为昶建议,连云港要加快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就要以打造文化产业核心区为基础,以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基地为方向,努力推进全市文化产业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
据悉,市里近期将研究出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命名一批示范基地,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同时,鼓励各县区集中力量打造1至2个重点文化产业园,抓好园区规划、服务平台、产业链配套建设,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园区。
新兴业态反映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内容。业内人士建议,要以创意活动为核心,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咨询服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广告会展、网络信息等产业,重点依托市开发区科技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加快发展新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产业。
多项扶持政策期待真正落地
部分文化企业负责人反映,企业生产成本高,虽然属于非遗项目,但仍要交纳17%的各种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用于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资金。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文化企业要善于用好用足各项文化扶持政策。
目前,省里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包括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专家建议,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抓紧对中央和省市已经出台的文化扶持政策特别是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此外,对在建文化项目特别是园区项目,要对照《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认定和管理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争取国家和省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发展我市的文化产业。 (编辑:王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