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专题>
常用专题>
文化产业网>
产业资讯
赣榆竹编变身“文化金矿” 祖传工艺升级致富新招
日期:2015-06-24 17:36 来源: 作者:
【连网】 近年来,赣榆县充分重视文化产业规划发展,特别注重挖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从百姓身边寻觅商机,再将升级提档后的技术回馈民间,造福万家。赣榆竹编便是近年来重点发掘的“文化金矿”,通过政府牵头、民间艺人参与的考察、研究、策划,如今赣榆竹编已走出传统工艺没落的阴霾,重新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市场,成为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选择。
赣榆竹编是该县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制作过程是先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蔑丝,经过切丝、刮纹、打光和劈细等工序,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日用品,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扇子等,至今已有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是重点保护的手工艺术。为了实现“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目标,赣榆县对竹编手工艺术的相关制器、工艺流程、原材料、成本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对竹编手工艺品的市场价值、需求、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决定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在农村进行保护和推广,重点挖掘竹编这座“文化金矿”。
为了让农民尽快掌握竹编工艺,该县组织优秀的老工艺传承人现身说法,传授技艺。在保存既有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创新出更便捷高效的编制手法、更贴近时代需求的工艺产品,把工艺品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竹编制品由原来的竹篮、竹筐、竹椅、竹床等本地内销的生产、生活用品,扩大到惟妙惟肖的装饰品和文艺文化用品,并创新生产出深受外商青睐的海鲜包装用品和食品打包用品,因其环保、无毒、无害、经久耐用等优点,大受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的欢迎,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短短几年时间,老工艺换新容颜,赣榆竹编在传承推广与致富增收中,再次萌发了生机。160多个竹编专业户每年创收6万余元,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目前,有上千农户学习竹编工艺,大批量竹编工艺品将陆续走出国门,为国家创汇,为农民增收。(赣榆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