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列表头部广告一条

专题 专题> 常用专题> 文化产业网> 产业资讯

期待港城文化与资本完美联姻 深圳文博会思考

□ 王 艳

【连网】 日前,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圆满落幕,我市楚韵水晶、伍江数码两家企业组团参展,收获颇丰。前者展销两旺,江苏展区一枝独秀;后者推出的“富媒体”深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好评,签下相关合作协议。

然而这些并不能令港城展团感到欣喜,“压力”才是港城文化企业盘点本次文博会的关键词:我市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却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产业发展如何提速,短板如何补齐,如何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前景广阔,短板亟待补齐

在文博会的擂台上,参观者便是“市场”检验员,港城的水晶产品赢得喝彩、赚足眼球。在江苏展区,晶莹剔透的水晶挂件,栩栩如生的佛像摆件,意境丰富的观赏原石,吸引了多方关注。

短短3天多,水晶产品销售额24万多元,签下订购合同27万多元,遥遥领先宜兴紫砂、苏州刺绣、扬州漆器等。总结这次展会的成功之处,楚韵水晶负责人孙新兵说:“我们对水晶文化的阐释,切合了顾客的精神追求和审美需要。”此次文博会,孙新兵为每个摆件都制作了专门的说明书,宣传文化内涵,增进顾客的了解。

“血拼价格是行业发展大忌,必须不断提升品质,让顾客感到物有所值。”此次深圳之行,孙新兵另一个目的是考察同行的产品包装和特色打造,如包装精美的玉器、寿山石、核雕等。孙新兵认为,“包装是东海水晶弱项,基本是简单的模仿,缺少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

“我市迫切需要补齐短板,提升产业集聚能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主导产业不突出、科技含量低,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层次不齐,未形成完整产业链等问题,这些都是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症结”。以黑陶、水晶等工艺品为例,缺少个性化、高品质包装,难以满足顾客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以动漫产业为例,相关的音像制品、玩具、服饰、文具等动漫衍生品的产业链未形成。

创意为本,让资本“恋上”文化

此次深圳文博会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为123.82亿元,同比增长7.46%,共有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16347名海外采购商参会。这些采购商来文博会不是为了鼓掌,而是为了投资与合作。

与各省市比较,我市展团备感压力。“文博会是文化的擂台,是课堂,对港城而言收获经验比收获订单更有价值。”市委宣传部文改办主任宋昆直言不讳,文博会不单是文化产品交易会,更是创意投身产业、资源对接资本的平台,演绎的是文化项目与资本联姻大戏。“如何为项目找资本,充分把握前沿、接轨市场,港城文化企业还有很多东西需学习借鉴。”

胡磊,连云港踏歌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每年参加3~5个全国性文化类会展,如深圳文博会、苏州文博会、华东六省一市演艺交易会以及灯光音响等专业会展。在他看来,“参加这些会展,更多的是开阔眼界,积累信息。”这次深圳文博会,胡磊签下了两个创意项目,希望帮助公司从单纯演出拓展到多样化文化消费。

“文化消费是创意消费,不能曲高寡合,孤芳自赏,也不能低端重复,否则无人问津。”杰瑞科技创意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杭忠介绍,园区已有20家企业入驻,今年将尝试运作北京、南京等地小话剧团来连演出、举办专题论坛等,引导都市白领文化消费。

洼地崛起,探索“走出去”路径

今年是连云港伍江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第二次参加深圳文博会。去年文博会,伍江数码集中展示了智能电视、触控一体机、透明广告箱等高端电子产品,吸引了许多参展商。今年,该公司以“中华文化‘走出去’数字内容富媒体平台”为主题,展示了全新的商业模式。这一新媒体产业架构成为江苏代表团的一大亮点,不少参展商饶有兴趣的亲自体验了Cinavision平台的内容点播功能,观看了平台的“美丽中国”和“农村书屋”两个板块的内容。

“文博会这一平台,使我们企业产品、项目走出去,扩大了我们品牌的知名度。”该公司有关人员介绍,伍江数码通过与成都动漫基地、西安动漫游戏协会、上海龙源期刊整合媒体平台、中青宝网游等多家数字内容公司接触,有望开展多方合作。

不可否认,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总量小,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型业态较少。面对这些现状,如何实现洼地崛起?业内人士认为,通过深圳文博会等展会平台,精心包装招商项目,大胆“请进来”和“走出去”,扶持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吸纳外来优质资本进入,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推动港城文化产业早日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编辑:王夫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