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前不久,在市首届文博会上,灌南县的广范电子展出的耳机、音响等电子产品赢得了众多专业人士的赞许。广范电子,作为我县文化产业领域的代表企业之一,她的建设、发展情况如何?她有着怎样的企业文化?她对于促进我县的文化产业发展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近日,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这家来自台湾的企业。
广范电子坐落于县经济开发区,目前还处在建设中。站在厂区入口处放眼望去,一家初具雏形的现代化规模企业已然矗立眼前。据了解,该企业由台湾老板刘得胜投资兴建,总投资2500万美元,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于2010年7月开工建设,规划分三期,共建设19栋厂房,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据该企业基建负责人汤亚军介绍,目前,一期主体已经完工,附属工程正在收尾;二期已经全部完工;三期钢结构、景观带等基础已经完工。该企业负责人吕尚哲表示,预计明年上半年即可以投入生产,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亿元。
虽然位于灌南的广范电子还没有投产,但实际上,广范企业集团的发展以及产品已经非常成熟。据介绍,该集团专注于电声产品的研发与制造,从输入端的麦克风、加入电子类产品,并拓展到输出端的耳机及喇叭,产品线逐渐齐全,并80%出口国外。而所有产品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舒伯乐”。
据了解,成立于1987年的广范企业集团,目前已在台湾、深圳、上海等多地拥有研发、生产及行销基地。吕尚哲介绍,如今正在兴建的灌南广范电子企业占地350亩,除了建设一个现代化及高效率的厂房之外,庭院式的规划,提供更人性化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并为未来的拓展及远景,提供一个能充分成长的基地。
说起该集团成长的轨迹,作为该集团董事长刘得胜妹婿的吕尚哲向记者娓娓道来。1987年,刘得胜在台湾从一个小公寓运作,开始了麦克风制造的工作。1996年,一个因缘际会,刘得胜遇到了潘正源,并邀请到他加入技术团队,而潘先生的父亲正是60年前做出中国第一支电容式麦克风的先驱。潘先生从父亲那里耳濡目染,引起了对电声世界的兴趣,从而开始了长达48年的电声技术研究与开发,其对电声技术的精进与热情,为“舒伯乐”建立了深厚的技术基础。
从此,最优秀的设计与实践经验,结合了最佳品质控管与大量生产的经验整合在一起。同时,随着不断加入的各方面的人才,如电子设计、工作排程控管、行政组织、电脑应用、无线电技术、视觉传达、业务销售等等,组成了一个完整、有决心的团队,他们共同坚持的理念就是创造声音的价值。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创造出的产品,既提供给音乐业界最优秀的性能,又可以是最优惠的价格。吕尚哲说,该集团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育、训练和成长,协助他们激发出潜能,在肯定中,创造出多元的价值。
“真实的音乐,是我们产品的核心价值。我们以参与了音乐的制作,而感到无比的光荣。”吕尚哲说道。“而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是专业人士使用我们的产品后,发出赞叹的声音说,‘哇,真是物超所值啊!’那我们的努力就值得了。因为,合理的价格,不仅仅对于预算有限的使用者有颇明显的帮助,同时对于业界经营者的竞争能力 同等重要。”
据了解,广范企业集团长远的期许,是能永远地服务于电声界,并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和价值,与所有人分享。而对于灌南广范电子企业的发展,吕尚哲认为,该企业定会在集团的带领下,很快地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成为灌南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并为灌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编辑:王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