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记者 武娜 明华 林睿) 臧书德,1970年出生,祖籍山东临沂,现居江苏东海。书法理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学术部委员,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连云港分会理事。多年致力于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入古、出新、哲性、唯美一直是其书法艺术追求的原则和方向。
自幼受熏陶对书法情有独钟
从臧书德记事时起,他的父亲就住在羽山脚下看护山林,喜欢看书但不会书写,大哥的年龄要比臧书德大得多,大哥经常会在墙头、地上写字,或许是受家庭的影响,耳濡目染中臧书德从小就有了独特的书法情结。臧书德的大哥当过兵,在他的回忆中,复员回家的大哥,一次在雪天书写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在当时的臧书德看来,是那么的唯美,那飘逸的字迹很是诱人。文字强调社会性和稳固性,而书法更注重形式与美感,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沟通和情感升华。无疑,这深深地吸引了年幼的臧书德。
直到后来的求学之路,臧书德也不忘书法的魅力,1984年,14岁的臧书德考取了连云港中医药学校,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他报名参加了书法兴趣小组,遇到了任君教授,由于任君教授的篆刻非常优秀,臧书德显得格外感兴趣。渐渐地,臧书德对书法的认知越来越深入,已经不仅仅是兴趣爱好那么简单了。
1987年,臧书德从学校毕业后,来到了东海县中医院工作,虽说正值青春躁动的年纪,可他也并没有减弱对书法的热爱,即使再忙再累,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写上两三个小时的书法,如果是碰到星期天,甚至能写上五六个小时而浑然不觉,就算是这样,臧书德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个时候的他,简直对书法着了魔。
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仅40多元,为了练习书法,他每个月要拿出15元钱,买纸、笔、砚、墨等学习用品,买不起好的宣纸,他就买火纸练习。很幸运的是,臧书德的领导和家人,对于他的书法也都给予支持。这对臧书德的书法成就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是很幸运的。
潜心研究理论突破瓶颈
2007年,经过20多年的苦练及努力,臧书德的书法作品已逐步迈向成熟阶段。但之后,再想“往上走”,他感到那是非常吃力。于是,他便静下心来,阅读大量有关书法的书籍,很快他便知道症结所在,原来影响他在书法道路上前行的“短板”,是不具备先进的书法理念,接下来,他便潜心研究书法理论,这样一边实践,一边进行理论研究,不久后,他的书法作品又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他的书法理论也基本走向成熟,2009年,他在国家级书法杂志上发表了许多理论文章,也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关注。
现如今的他,已经很轻松地维持在这个高度上,但是回忆之前的书法理论道路,臧书德仍感叹自己是个孤单行者。在外地参加一些大型研讨会的时候,环顾四周,获奖的全是专业院校的教授、研究生,臧书德常常调侃自己是“土八路”、“游击队”。在他从事书法研究的过程中,获取资料很难,公共资源实在不能和院校的同好相提并论。
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品屡获奖
对于书法,臧书德始终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书法其实是一个修身的过程,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断修人、修心、修人品。同时,他认为书法与他的职业中医学也是相通的,都是中国传统的东西。在中西方诸多文化元素碰撞、融合的过程中,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尤为突出。
臧书德在其不同的书学认知时期,一直契合着传统文化脉搏的律动,以虔敬的态度在“破”与“立”的矛盾中吸收传统、丰厚阅历、积淀学养。古人云,“善书者不鉴,善鉴者不书”。“动口”的臧书德在书法艺术创作实践中,同样也达到了“动手”的尺度。臧书德的书法扎根汉隶,膜拜高古,着意魏晋。胸襟出入于《礼器》、《曹全》、《石门》之间,法理游走于《开通》、《阴符》边缘,书法作品力求触摸古人的遒丽与散逸。
书论之余,专攻隶、楷,这无疑是臧书德求精的明智之举。从秦汉古隶到唐、清经典,在其笔下都有了新的演绎和升华。所以,臧书德的书法作品既涵盖了对传统基因的凝重,又有随兴意气的发挥和流露。臧书德是一个走在书法路上的思考者,书法理论和创作是他思考的对象,书法市场当代的风向标和走势更是他的思考领域。他认为当代书法市场的最大隐症是缺少批评及批评失当,从而导致许多书家的作品“好品无好价”,甚至是有价无市。为此,他在书法研究、创作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通过20余年的艰苦努力,臧书德书法作品、论文先后在全国书法展赛中入选、获奖。他的作品及论文先后出现在全国第九届书学研讨会、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暨隶书理论创作论坛、全国第三届现代刻字艺术创作理论研讨会、首届《平复帖》国际书学理论研讨会、全国第三届百名书家邀请展暨中国第二届书法艺术市场投资论坛、全国第四届中小学书法艺术节、江苏省第五届青年书法家作品展、江苏省青年书法家书法作品年鉴,获得中国书法名城·乌海杯书法艺术高端论坛三等奖、中国(长兴)第三届陆羽茶文化艺术节优秀论文奖。2014年著有近15万字的书法文论专著《无中生有》。
目前,臧书德正关注、研究书法创作和审美以及书法家潜在的心理活动的相关细节。他说,书法和中医、京剧、武术并称为四大传统国粹,要发扬和复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必须从基层、从娃娃、从细节和启蒙教育抓起,尤其是像书法这样的传统国粹,同时也是人的艺术,练书法就是写心、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