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笔者走进赣榆区石桥镇杨家洼村,随即便被村间一家煎饼作坊内嗡嗡运转的机器声吸引住了。作坊内,一张张煎饼从机械轮轴上滚过,机器一旁,5位妇女忙着扯起一张张正热乎的煎饼迅速叠成方形并摞好。煎饼作坊隔壁是一个网笼厂,十几名女工端坐着,上下穿梭引线,熟练地制作捕鱼虾用的网笼。笔者了解到,眼前的煎饼作坊和网笼厂的女主人叫张文芹,今年50岁,是杨家洼村的党总支书记。对于她和作坊里的女工们来说,眼前的生活就像这两间作坊一样,红红火火。
然而几年前的张文芹,却过着另一番生活———父母、公婆相继生病,丈夫意外受伤,一双儿女尚未成年……面对困难,张文芹没有退缩,她谢绝了所有资助,和家人齐心协力办起了养殖场,种了近十亩桃树,并开设了这两间家庭作坊,在创业致富一扫自家阴霾的同时,还带动村里百余名留守妇女就业,一同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张文芹也先后获得江苏好人、江苏省“百佳孝星”、市道德模范等荣誉,她的家庭也被评为江苏最美家庭。
由于要照顾生病的老人不能外出打工,2012年,张文芹在自家宅基地建起的两间屋子里先是办起了网笼厂,2014年又从山东引进一台煎饼机开起了煎饼作坊。随后,她将当地的留守妇女安置到两间作坊里做工,帮助她们就业增收。
为了兼顾村务、家务和作坊,张文芹每天早上四五点就要起床。“锅炉生起来后启动机器,等到机器可以烙煎饼,得一个半小时后。”等作坊运转起来,工人们都来上班了,张文芹就要去忙村里的本职工作。晚上六七点两个作坊关门后,她经常还要熬夜加班忙村里的事务。
作坊里的女工从四五十岁到七八十岁不等,平时需要种地、操持家务。“她们没法出去打工,在家门口打工不仅每个月有收入能缓解家庭压力,还可以随时回家照应。”张文芹介绍。网笼厂一般有16位妇女同时劳作,另有十几位村民领材料回家加工,煎饼作坊一般会有5个人,两间作坊先后为村里上百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家门口的工作岗位。
49岁的周凤芹在煎饼作坊打工快一年了,她叠煎饼的动作十分娴熟。“作坊离家近,挣的钱也不比外面少。”说起张文芹,周凤芹这样形容,“她是个女强人,经常看到她晚上办公,挺不容易的。我很佩服她,一般人做不到。”
一人富了不算富,为了让更多村民脱贫致富,对于有创业想法的村民,张文芹总是竭尽所能提供帮助。村里有户人家家庭状况一般,一直想买一台铲车,张文芹得知后,积极帮助联系银行贷款,并做担保人,使这户人家顺利购买了铲车,走上小康之路。村里有两户村民想发展养牛事业,张文芹积极帮忙协调修建养殖场并筹措资金,使这两户人家的养殖场顺利创办,像这样的例子在杨家洼村还有许多。只要提到张文芹,村民们都会感激地说:文芹书记就是咱的贴心人呐!
“新年里,村里打算在村闲置土地上做文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张文芹告诉笔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上,她将带领大家继续前行、接续奋斗,让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好。(□ 伏广进 华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