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常用专题>> 文明创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1公里”。提高社区治理效能为巩固基层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供强有力支撑。当前,在社区治理过程中,社区层面大多是靠自上而下行政力量的单方推动而没有充分发挥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居民积极主动的参与就必然会造成社区内纵向沟通强势而横向联系不足的问题。社区治理的主体是居民,要破解社区发展难题,就必须调动社区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自治,积极培育社区居民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居民主体性,居民主体性的增强可以进一步推动社区治理突破老旧的社会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的桎梏,开创社区发展新格局。
以居民为中心,实现供需精准匹配。社区动员困境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当前的城市社区以行政区划等因素划分,不同于以往传统社区的划分方式,致使当前的城市社区中居民内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等优势逐渐消散,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十分狭小,社区社会资本薄弱,限制了居民社区参与的积极主动性,造成了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低下,阻碍了居民主体性的提高。社区共治中的“三个和尚没水吃”是社区工作常常面临的挑战,许多社区工作出现初期火热、中期乏力、后期无人问津的状况,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回应社区的实际需求,对社区利益相关方的忽视所导致。社区层面必须基于需求调查的基础之上,以优势视角为指导,以赋权增能为手段,以增强社区社会资本为依托,以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居民主体性为目标,进行策划和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多样化的活动较好地回应居民的诉求。在大量的基层行政事务向社区沉淀的背景之下,社区层面更要注重与居民的平等对话,以“开放空间”的形式让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平等的沟通和协商,也可以拉近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距离,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和互动,既肯定了居民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社区居委会的服务意识。社区居委会要不断放权,扩大居民的选择权利和选择范围,让居民自己确定符合多数人利益的决策方案,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必然会在参与社区活动内容的深度设计过程中不断提升。只有让广大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社区共治,方能培育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性意识。
以自组织为载体,构建社区参与桥梁。社区自组织是在社区内开展活动、满足居民需求而形成的自发性组织。可以增加居民的话语影响力,代表居民发声,反映居民需求,是社区与居民之间需求关系失衡的中间变量,是社区建设的微观主体。在当前的城市社区治理中,社区自组织这一微观主体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社区居民生活与工作空间的分离致使社区居民大多时间不在社区场域内,是社区活动无人参加的原因之一。社区场域内的社会资本有助于群体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情感和心理方面的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超级强力胶,可以黏合社区居民碎片化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意识,并进一步增强居民的主体性。社区自组织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载体,决定着社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社区自组织的健康发展可以实现社区居委会和居民的共赢。一方面促进更多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当中,有效缓解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各种类型的自组织,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密切,增强了居民之间的信任感,加速了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在自组织的不断壮大中,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慢慢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也在不断上升,具有信任感和归属感的文化环境被营造,居民主体性也在不断增强。信任机制如同胶水将原子化的个人黏合成社区人,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纽带。在社区工作中引导原子化居民形成组织化团队,并将社区自组织培育成社区治理主体,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增强居民主体性,更有利于实现社区多元共治。
以党建为引领,实现资源有机整合。当前,单位体制的影响依旧若隐若现在发挥着作用,使得多数社区工作人员产生了依赖性人格,给实际工作造成了一些显在的或潜在的消极影响。一方面没有给居民提供合理的参与渠道;另一方面,传统的工作和管理方法也降低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更抑制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居民无论在观念上还是行为上都没有很好地完成角色转变,社区居民主体意识的全面形成任重而道远。社区是居民安居乐业的家园,是党和国家许多政策措施落实的最后1公里,它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的社区局面,单纯地自上而下地去推动社区发展是不够的,社区层面要结合社区实际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资源导向为工作方向,竭力打造一个推动社区发展的“共享式”连接平台、“家庭式”归属平台,探索出一条覆盖面更广、参与主体更多的社区治理模式,并在内部实现非行政的纵向沟通和横向联系,由此推动社区层面的资源整合,着力改变“社区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现实困境,开创社区发展新格局。而治理主体的多元协同必须有一个权威性组织来引领并发挥着制度设计、社区规划和统筹协调等功能。因此,必须要将社区治理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以党建促治理,打造一个制度化、常态化的服务平台,以制度化平台整合各种社区资源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以居民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换取居民的积极参与,最终实现居民积极主动地进行社区参与的转变,开创社区治理新局面。
社区是现代化社会的基础细胞,是保障居民生活、化解社会矛盾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基层社区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点所在,居民主体性的提升是社区善治的关键,居民是社区的主人,让居民回归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成果由广大社区居民共享,才能整合碎片化的社区,增强社区发展活力,摆脱刻板僵化的自上而下的社区参与模式,实现双向互动,才能破解新时期社区治理难题,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开创社区发展新格局。(□ 王凯)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委党校科技文史教研室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