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深刻把握坚定历史自信的三重逻辑


(□张继华 刘南秋)中国共产党是尊史崇史、学史敬史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在党百余年的艰辛探索、接续奋斗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了高度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是党基于实事求是原则,对自身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持有的的认同、肯定与坚守以及由此延展出的对未来历史发展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在于能不能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必须深刻把握坚定历史自信背后的深层逻辑。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源于指导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党的历史自信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真理性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资本主义成熟时期的西欧,但它以无可辩驳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客观规律,为人类指明了前进方向,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试图给出中国问题的解决方案,但都因无法从理论上正确解释中国社会,因而难以在实践上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人由于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科学把握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和主要矛盾,创造性地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不仅在理论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佐证。自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从本质来说是一门历史科学,而不是理论教条,唯物史观是以动态演进的视角来看待社会发展的,因而必须以开放的眼光、以发展的实践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以在域化在场化来体现其一般性科学原理。自走上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正确道路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有机结合,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接力传承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新中国70余年发展奇迹和本世纪东升西降国际格局的历史实践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时至今日依然适用,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不断创造出发展奇迹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具备了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源于百年奋斗谱写的伟大变革与巨大成就。没有过去的奋斗,就没有今天的自信。毛泽东说,我们看历史就会看到前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百余年来,党领导和依靠人民,用艰苦卓绝的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赢得了革命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变,国防尖端科技取得重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实现了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守正创新、自信自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推进一系列重大难题的解决,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历史性变革,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日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些伟大变革与巨大成就,向党内外、国内外展示了一个百年大党的成熟和伟大。这是我们党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所在。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源于百年建党精神的传承与不朽。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革命精神的自信。毛泽东说,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百余年前,国内反动势力与列强勾结,中华大地烽烟四起,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迎难而上,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革命精神同内外敌人斗争,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政治品格铸就了井冈山精神,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政治品格铸就了长征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政治品格铸就了延安精神,这些精神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在危机和困境中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永不言败、一往无前的精神风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我们党继承和弘扬在革命战争时期艰苦条件下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立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新的伟大实践,形成了大庆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形成了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丝路精神、探月精神等。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各有不同,但百年奋斗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回望百年奋斗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正是在强大的革命精神鼓舞下,我们党始终英勇奋斗,矢志不渝,敢于并善于在逆境中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鼓舞人心、充满强大精神力量的历史,坚定对党百年奋斗精神的高度自信,是坚定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之核,是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委党校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