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8月16日11点半,本报第七季助学公益行来到赣榆区柘汪镇西吴公村,李笑笑的“家”。所谓的家,只不过是一处租来的平房,屋内、屋外都空空荡荡,一台大风扇,在屋门口呼呼地转动着。
18岁的李笑笑毕业于赣榆第一中学,今年高考,她以349分的成绩被南京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录取。一家人靠着母亲种地生活,居无定所。面对8000多元的学杂费,李笑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如果你愿意帮助李笑笑解决学费问题,请和本报助学热线13851291243联系。
生活无以为继 母亲独自拉扯三个孩子
听说我们要来,李笑笑和母亲在家期盼了整整一个上午。走访了几个贫困学子后,临近正午时分,我们才来到李笑笑的家。
院子里的凉棚下,扎着短马尾的李笑笑很腼腆,眉目低垂。“亲戚在这里包地,刚好有两间空房。”李笑笑的母亲招呼我们坐下,“我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也没有固定收入,只能在家门口种点地勉强度日。”
两年前,在亲戚的帮衬下,这位坚强的母亲一人带着三个孩子,从石桥镇白石头村来到柘汪镇西吴公村,租了两间屋子。去年,儿子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留在无锡工作。“每月赚3000元,除去吃饭和租房,每个月都会寄回家1000元给弟弟妹妹读书用。”谈到大儿子,李笑笑的母亲很欣慰,“家里太穷了,为了供三个孩子读书,亲戚朋友的钱都借遍了,不好意思再借钱了……”
坐在身边的李笑笑,穿着粉色的T恤,黄色的短裤,青春的脸上却写满愁容。看着孩子,一旁的母亲抹起了眼泪,“孩子从小到大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给的。我这个当妈的,也给不了他们好生活。”
为节省生活开支,李笑笑的妈妈在院子门前种上了玉米等农作物。此外,勤劳的妈妈还喂了些鸡鸭兔补贴家用,养了一条狗用来看家护院。在墙面斑驳的屋内,除了几件木质旧家具、一台捡来的旧电视、一台风扇以及衣物和书本,空空如也。
“这些旧家具还是山东那边的人家拆迁不要了,好心的亲戚给拖来的。”李笑笑的母亲说,这里只能暂时住着,过两年房子租期一到,一家人何处容身还是未知数。
“家中没有低保,就靠妈妈长年种地、打工挑起家庭的重担。弟弟目前正在读高中,平时住校,学费、生活费开销也很大,母亲都是想办法凑钱给我们上学。”想到母亲的辛苦,李笑笑忍不住流泪,“妈妈积劳成疾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干不了重活,在家还要照顾我和弟弟上学,也无法外出打工。”
“家里条件不好,孩子们都跟着受罪。”母亲心疼地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为了多挣点加班费补贴家用,在无锡工作的大儿子没有回来过年。女儿李笑笑高中学习十分紧张,但因为家境窘迫,学校每月500元的包餐费家里常常拿不出。
“丫头住校时大多只能吃散餐,没钱的时候就躲在寝室啃煎饼咸菜,三年就是这么过来的……”看着女儿,母亲沧桑的脸上全是愧疚的泪水。
考取南京高校 即将开学连手机都买不起
由于生活的磨难和家庭的变故,李笑笑早早便学会了干农活,平常会帮妈妈干家务,在学习上她也丝毫不敢松懈,始终比别人努力。在校期间,因为成绩优异,她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学科状元”,家中的木板墙上贴满了她的奖状和荣誉证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高考,李笑笑以349分的成绩被南京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录取。“我和哥哥选了一样的专业。填志愿不知道怎么报,哥哥说,那就报机械专业吧,以后好找工作。”李笑笑说。
在拿到录取通知书后,看到学杂费等共需要8000多元,李笑笑怎么也笑不起来。暑假期间,李笑笑在亲戚的介绍下去超市打工干起了收银员,直到8月14日才回到家中。即便如此,挣到的2000元工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现在的生活是很难,但困难总是暂时的。等上了大学,我也会像哥哥读书那会儿一样,做一些兼职,一边学习一边挣学费、生活费,不会再让妈妈为我操心了。”李笑笑低声说。
“丫头要开学了,连部便宜的手机都买不起,和外界联系全靠我这部旧手机。孩子跟着我受罪啊……”这时李笑笑的母亲双眼红肿。
爱心向她涌来 李璐瑶7000元学杂费解决了
昨天本报刊发了《李璐瑶:考取南医大 想当好医生》,让许多爱心人士感动落泪。来自东海县石榴街道车庄村的李璐瑶,今年以395分考取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立志做名好医生。当从报道中得知李璐瑶的学杂费还差7000元,好心的人们纷纷向这个懂事的女孩伸出了援手。
爱心人士汪女士,昨天一早联系本报,表示愿意帮助李璐瑶解决7000元学杂费。一大早,家住市区的赵奶奶想要资助李璐瑶1000元。在听说李璐瑶的学费已经凑齐后,赵奶奶说,这笔爱心款就捐给下一位需要的孩子吧。
在得知孩子的困难后,一位名叫李鑫的爱心人士表示,愿意每月资助李璐瑶500元生活费,希望她好好读书。“孩子考上大学不容易,就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如果需要,可以资助她到博士毕业。”李鑫说,自己还年轻,也在打拼奋斗,希望今后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
昨天,爱心纷纷涌向李璐瑶。东海义工飞鱼代表惠泽爱心组织表示,愿意再资助李璐瑶部分生活费,并鼓励她在大学主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俭学,依照政策寻求困难补助。
面对那么多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关爱,李璐瑶既开心又感动。“我在湖北襄阳妈妈这里。妈妈听说好心人帮我凑齐了大学学费,也非常开心和激动。谢谢你们了!我到了大学后会好好努力的!”
本报助学公益行面向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的大一新生(城乡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灾因病致贫家庭的子女和孤儿优先),如果你也正在为大学学费发愁,或者身边有贫困学子,请尽快与本报助学热线联系。爱心人士可以搜索13851291243加微信进入本报助学公益行微信群,也可以加入助学公益行QQ群157817222,及时获得贫困学子的信息。(记者 杨锐冰 伏广进/文 樊晓姝/图 通讯员 龙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