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首席记者 梁洪胜 通讯员 徐琴)今年5月,灌云县发生多起冒充公检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件,犯罪分子首先迷惑受害人,使受害人相信其所冒充的身份,后以受害人涉嫌犯罪或单位需采购等方式,诱骗受害人向其指定的银行账户汇款转账,多人受骗。
骗局一
冒充“公安局领导”
指定汇款7万后失联
徐建(化名)是一名做装修生意的小老板,讲诚信、人缘好,生意中结交了不少朋友。前段时间,他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需要装修的顾客,该顾客告诉徐建,自己在“公安局监管中心”工作,生意场上的朋友都称自己为“杨主任”。
近日,“杨主任”向徐建透露,自己单位需要采购一批高低床,但他不会谈价格,希望徐建能帮忙购买。因认为对方是正规单位的“领导”,徐建没多想就爽快答应了,并垫付了一部分定金。这位“杨主任”声称,定金要先汇给家具厂家后,对方才能发货。徐建随后按照“杨主任”的意思,向指定账户转账7万元。
转账后,徐建迟迟不见“杨主任”现身,拨打他电话时,才发觉自己的手机号已被对方拉黑,“杨主任”也已失联。经了解,“杨主任”身份也是伪造的。
骗局二
结识“住建局”人员
汇款万余元后方知上当
近日,王某在家中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灌云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王某心想:我最近正好要去该部门办理一些业务,有很多不懂的地方要请教,正好借这个机会,结识主管单位的人熟悉办事业务。随后,王某便与该男子热络起来,以朋友相称。
对方告诉王某,其单位不缺现金,但自己很忙,急需汇一两万元至单位领导账户,“他说自己分身乏术,希望我能帮忙汇款。”王某觉得能帮助朋友,是件挺开心的事,于是,立即向对方指定的账户汇款万余元。汇款结束后,得知情况的朋友提醒王某应核实对方身份。王某赶忙询问对方办公室具体位置,对方却迟迟不愿回答。“现在联系不上了,才知道对方是骗子,根本不是住建局工作人员!”王某懊恼地说。
骗局三
护照涉嫌诈骗
不交“保证金”将被逮捕
灌云县的杨某因工作等原因,之前办理了护照。5月的一天,他接到“公安局”的一个奇怪电话。“电话里的那个人说,自己是公安局档案科警察,很严肃地盘问我护照的情况。”杨某说,对方警告他,所办理的护照涉嫌诈骗。
“我是按法律规定办理的护照,不可能涉嫌诈骗。”电话里,对方再次提高音量警告杨某,护照被盗用涉嫌诈骗,需尽快联系南京警方进行处理,“你要配合调查,否则警察会开警车到你家,将你逮捕归案。”
听到警车要来,杨某吓坏了,决定配合调查。随后拨打了对方提供的“南京办案人员”电话,拨通后,“南京办案人员”告诉杨某,为协助调查,杨某要先交7万元“保证金”,在调查排除嫌疑后,会如数退还。惊慌失措的杨某为尽快“洗脱罪名”,立即将“保证金”转到“南京办案人员”指定的账户。心情平复下来的杨某,在回想事情的来龙去脉时,感觉有蹊跷,赶紧再拨打“南京办案人员”电话,但此时,对方电话已无法打通……
目前,警方正在对相关案件做进一步调查。
警惕三大常见“角色骗术”
据灌云县公安部门民警李警官介绍,“电信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施诈骗,存在很强的隐蔽性和欺诈性。此类诈骗案件中,不法分子有专门人员负责诈骗网络平台技术,有专人拨打电话和群发诈骗短信,还有人负责转取赃款,形成分工明确的诈骗链;还有的利用任意显号软件、非法改号软件、网络电话对接等技术,使拨出的号码显示出其所需任意号码,伪装更彻底。一些居民频频中招,与对这类骗术不太了解有关。为此,民警对这类“角色骗术”进行了深度解析。
角色一:“民警”。不法分子首先声称自己是公安机关“民警”,随后展开“盘问”,以居民涉嫌非法洗钱、拐卖儿童、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要求配合调查,并强调不能和任何人说这件事,通过强硬的语气、发送虚假通缉令等手段,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骗取受害人信任。一些受害人急于“自证清白”或挽回损失,答应配合。随后,“民警”会以“帮你说情”的名义,要求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钱。
角色二:“检察官”。冒充“检察院”工作人员,以居民涉嫌犯罪,趁机问清对方名下所有的资产、资金及相关账户、密码等,还要求对事主的资金或银行账户是否涉案进行查验。最后,“检察官”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要求事主到银行ATM机、远程操控电脑、委派“特派员”上门协助等方式,将银行卡里的钱转走。
角色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骗子冒充“财政局”等部门工作人员,以“熟人好办事”为幌子,骗取不熟悉办理业务程序的居民的信任,导致其财物受损。
勿信骗子的“安全账户”
保护个人信息
李警官提醒市民,要破解各式骗局,需牢记以下几点:第一,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其办案有严格的程序规定,不会在电话里要求转账,接到此类电话第一时间打110报警;第二,目前“改号软件”可显示为任何电话号码,手机上来电显示可能并非真实的公检法号码,接到可疑电话不可轻信,应直接拨打相关部门电话核实或打110咨询,千万不要根据电话提示转接或操作;第三,不法分子多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作案,居民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第四,手机上来历不明的链接一律不点,收到类似短信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