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关键就在于坚持了以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作为科学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因而加强对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学理阐释和体系化研究是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重要命题,也是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思想创新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理论观点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就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要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新表述新论断,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思想观点体系。其一,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继承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思想观点的基础上,习近平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重大论断,极大地提升了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的认知程度,实现了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创新发展。其二,意识形态工作领域面临的情况空前复杂。世情、党情、国情等因素的变化错综交织、相互缠绕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场域,使得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形势更加多元、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塑造着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底色。其三,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切实发挥全党动手的作用。习近平明确提出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的总体要求,并且就其中的诸多环节进行了精辟的阐述,有效地适应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推动着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的到来。其四,意识形态工作务求大力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作为党和国家总体工作全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工作也要承担起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功能重任,也就是要实现“两个巩固”的目标,打造更加强大有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五,意识形态工作需要推动文明发展进步。习近平提出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重要论断,丰富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文明内涵,其中所体现出的宏阔视野和高远站位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开创人类文明发展新境界指明了方向。
实践举措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推进策略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不仅在理论上回应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而且形成了一个针对性强、逻辑严密的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体系。其一,举旗:高举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精神旗帜。习近平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坚守理想信念成为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要始终紧抓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这个根本,发挥思想旗帜的引领作用。其二,夯基: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经著作编译、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培养等诸多层面为工程建设提质增效,为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坚实基础提供了实践遵循。其三,强体:大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习近平明确强调了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总要求,让真正有信仰、有情怀、有本领的人占据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为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的组织保障指明了方向。其四,铸魂:重点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培养可堪大用的时代新人。其五,清网: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生态。习近平多次强调要积极抢占新兴舆论阵地,对网络空间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部署,“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真正还网络空间一片绿水青山。其六,兴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了重要位置,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不断助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行动指南。其七,发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力量。习近平高度重视阐释和传播中国的核心话语,并且就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其八,守界:广泛开展全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意识形态工作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指出:“公众参与对维护公共安全、应对和预防安全风险非常关键。”因此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从而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长城。
制度型构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制度架构
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的基础上,习近平特别注重从制度层面看待意识形态工作,并且进行了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的有益探索。其一,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规范创设。明晰了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规范创设的鲜明导向,强调“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体制机制来保障”的方法策略;出台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规范,初步建构起了较为完善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规范体系;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有效地守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安全,从而极大地开创出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化新局面。其二,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制度运行机制。遵循理论创新先导。党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的一系列成文条例和明确文本,都有力地指导了意识形态工作实践的深化与发展;增强主流意识认同。习近平强调要不断加强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增强主流意识认同,提升主流思想意识的解释力;注重潜在风险防控。要切实“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风险评估机制、防控协同机制、防控责任机制”,为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提供保障;加强技术进步保障。要“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同时要防止“智能拜物教”,驾驭“技术利维坦”;重在责任能力提升。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和“压实压紧各级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的具体要求,以科学的态度和严格的举措切实提升意识形态责任能力。(□程刚 作者为连云港市委党校副教授)
〔本文系2023-2024年度连云港市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体系研究”(23LKT033)的阶段性成果〕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