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连云港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趋势与创新对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近年来,连云港市紧紧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目标,数字文化产业出新出圈,产业体量增速明显,文旅融合不断深化,创意文化持续突破,文化电商破题增量,数字文创、网络视频、新兴演艺、文化夜市、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文旅活动等新业态开始兴起。然而,就细分市场和产业业态来看,全市文化产业仍停留在产业链初级阶段,对现代服务业的贡献率较低,高附加值、高科技、强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仍然较少,文化IP品牌有而不亮,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产业发展质量与产业发展趋势来比较,依然存有差距,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的供给与提升明显不足,产业质量与发展能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整体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文化+”赋能新业态的不断呈现。各类生产要素叠加效应促进文化业态从简单的“文化+”到各类产业要素“+文化”,以至“+文化+”模式,早已走出了简单的线性发展格局。


文旅融合成为产业新业态爆棚出圈的有效模式。乡村振兴、医疗养老、休闲疗养、健康体育、研学旅游、夜间经济等新型文旅项目拓展了全域文旅发展新空间,促进了国民的文旅新消费,形成了“1+1”≥2的叠加效应。


新兴产业迭代升级出新催生新型产业业态生发。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部署: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网络动漫、网络直播、网络音乐、网络游览、网络演艺、短视频、元宇宙、“移动云”等文化新业态平台、跨界域融合创新赋予文化产业新发展。


交互式、互动性、轻奢型文化消费产品和业态成为现代消费新标准。由于大多“只见类”、沉浸式演艺节目长期处于亏损运行,产品持续时间短,逐步被市场摒弃。而一些交互式、互动轻奢型文旅项目,如乡村民宿、房车露营、虚拟式场景、轻奢型演艺等文化旅游消费新形式成为市场“新宠”项目。


二、推动连云港市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对策


第一,数字引领,科技赋能,催生产业新业态融合更迭新动能。


培育重点数智文化产业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是未来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新方位。可以加快布局网络视听、移动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数字印刷、服务外包、短视频、旅拍、AI、VR、AR制作等重点新兴产业,从供应链、产业链、金融链、价值链等多个纬度梳理,逐步贯通特色产业供应链、产业链的重点上下游企业,形成重点涵盖人才培训、创作研发、数字制作、播出发行、产品运营、衍生品设计、版权交易及展览展示等于一体的完整地链式产业企业构架,打造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全产业链条的数字文化企业集群。


大力整合区域内文化数字资产。文化数字资产是提高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要素。积极应对产业数智化、网络化、5G运用等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打通部门和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系统融合市文创线上线下运营中心、市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以及市县博物馆、图书馆、景区景点的数字平台,搭建市级文化数据资产交易平台,推动市级文化大数据交易系统和综合性大数据交易平台体系融合发展。


提升数字文化消费新场景与消费者新体验。重点推进文化科技与当前社会生活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大力开发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和新项目,如数字娱乐、数字阅读、数字游戏、数字音乐、数字视频、在线休闲、在线研学等为代表的数字内容产品与业态,利用科技手段促进与呈现高水平、特色化文化消费新体验与新场景。


第二,文旅互助,全域融合,构建全天候文旅共进新场景。


构建全时全季文化旅游发展新场景。鼓励引导花果山、渔湾、海上云台山、大伊山、青松岭森林公园等景区深入发掘文化旅游资源,培育开发逛雪景、赏雾凇、泡温泉、冬滑雪等冬春季旅游的产品。开发大运河(盐河)淮盐文化旅游骑行、自驾、慢走、徒步和游船线路,衍生文旅产品。打造高公岛、羊山岛、锦屏山、临洪口湿地、潮河湾湿地等摄影采风、艺术创作、达人打卡、候鸟观察、户外探险、房车露营基地,展现山海港城四时之美。


培育文化旅游研学体验新空间。依托花果山地质公园、临洪口湿地、云台山森林公园、渔湾研学基地、傲来迷彩世界、徐圩石化科技馆、市科技馆等,以及各类省、市非遗工坊、市县公共博物馆、图书馆等文旅资源,打造一批主题鲜明、课程精良、运行规范的研学旅行课程与研学基地。积极发挥区域海洋文化优势,引进渔家风情、海洋景观、渔旅融合体验等新兴业态,拓展海洋旅游新空间。


做强体旅、农旅、渔旅、工旅融合成长新精品。积极培育与引进国际国内海洋、水上、山地休闲体育品牌赛事,如海洋帆船、帆板、沙滩排球、皮划艇、划龙舟、山地自行车、山地徒步、山地马拉松等,借助体育赛事吸引文旅消费,进一步拉动文旅消费新增长。开发云台山景观徒步、盐河水岸自行车骑行、花果山、海上云台山、云中涧、渔湾等景区的攀岩旅游项目,将体育文化与旅游体验等相结合,打造“体育+文旅”融合新精品。注重农旅、渔旅融合大趋势,重点开发灌南李集乡村游、灌云花海游、东海农耕体验游、赣榆黑林、厉庄、金山等地果木茶采摘游、赣榆海头、连云区连岛、高公岛、黄窝渔文化游、宿城茶文化游等特色乡村文旅业态,持续做强赣榆黑林蓝莓节、东海黄川石梁河开渔节、海州新坝大白菜节等特色农事节庆活动,打造特色文旅农旅新项目。发挥产业优势,重点打造中哈物流基地“一带一路”展示馆、灌南汤沟酒厂、康缘中医康养、太阳雨太阳能展示中心、徐圩石化科技馆等工业科技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工业+文旅”新精品。


第三,锻造精品,强链壮链,培育享誉全国文化产业新品牌。


擦亮西游生态文化IP品牌链。全方位凝练和萃取山海丝路文化、西游生态文化,深入挖掘《西游记》生态文化价值,加快构建大花果山景区生态IP品牌链,聚合花果山、渔湾、东磊、孔雀沟、樱桃谷、山东庄各色生态要素,策划创意多样花果、山水渔湾、千年玉兰、云雾风味、仙山林果、休闲体验等西游文化IP,凸显生态特色。


做强文化跨境电子商务业态新品牌。继续做强东海水晶IP品牌,以水晶创意文化产业为切入点,重点开发水晶文化创意设计产品和跨境电子商务,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形成水晶收集、采购、交易、创意设计、雕刻加工、营销服务、对外直播、包装物流一体化的现代水晶文化全供应链、产业链体系,持续做大做强水晶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江苏东海水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新生态,擦亮新时代东海水晶品牌。要注重培育灌云主题服饰产业园、赣榆海头海鲜产业园、杰瑞科技创意产业园等新兴电子商务园区,线上线下联动,凸显文化特色;同时,注重培育和延展聚集科技软件、网络技术、文化设计、包装印刷、服饰创意、新材料开发、物流运输等上下游延伸性实体企业,打造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式的文化产业聚合高地。


锻造文化产业绿色生态新品牌。发挥连云港全国森林城市的品牌效应,挖掘城市生态价值链,积极融入大运河国家公园、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沿海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出一批重点文旅创新项目,如国家级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藤花落考古遗址公园、连云港市科技馆、太阳雨新能源展示中心、中国淮盐文化数字生态博物馆等,重点开发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滨海文旅、海洋生态、山海风情、自然场景、湿地漫游、轻奢演艺、非遗文创、休闲体育等类型的文化新业态,打造与连云港森林城市相匹配的文化产业绿色发展新高地,逐步形成连云港特有的文旅产业链新品牌。(□徐洪绕赵鸣周琴)


(基金项目:2024—2025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24LKT0034)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蔡佳美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