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做好三个“坚持” 切实筑牢财政系统思想政治根基

□苗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切实加以推进。财政部门是负责国家财政管理工作的国家行政机关,党领导下的财政工作始终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做好财政工作,首先就要牢牢把握财政工作的政治属性,坚决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度融入财政系统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财政工作同频共振。

坚持用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魂,把稳理想信念“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指出“思想统一是政治统一、行动统一的基础”。思想政治对财务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在指导财务工作、影响决策、约束道德行为和追求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财政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抓在经常、抓在日常,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学习制度,坚持利用好党员固定学习日、集中学习日开展好理论学习,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对财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政治任务和“第一议题”,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财政工作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思想保障。

坚持用思想政治工作蓄能赋力,唱响服务大局“主旋律”。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单位集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强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要将思政工作融入财政中心工作,引导系统职工在履职尽责中彰显财政担当,全力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财政部门管理着政府“钱袋子”“账本子”,必须要全力稳住经济大盘,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想方设法抓增收、优化支出保重点、防范风险守底线、深化改革强动力,着力提升现代财政治理效能。实施组合式减税降费帮助市场主体纾困,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减税降费政策,综合运用财政补贴、政府采购、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财政政策工具,帮助企业应对生产经营中的诸多困难和挑战,支持市场主体和实体企业发展壮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县属监管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和监管考核,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加大扶持创业就业力度,积极响应财政惠企支农政策,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支持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改进文化艺术领域专项资金运行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发展薄弱领域和重点环节,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用思想政治工作锻造作风,积聚干事创业“正能量”。思想政治教育在作风建设上有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能为职工的作风建设提供思想理论和精神动力。财政各项工作面广量大,千头万绪,需用思政工作深化思想认识,教育引导财政系统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持凡事讲政治、谋事为群众、干事重实效、成事争一流,牢固树立实干实绩导向,把满腔热情完全投入到为民服务中去,当好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办事员”,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活动作为推动财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谋事唯实、执行务实、成效求实,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主动把各项工作放到全省、全国坐标中找方位、寻不足,紧盯营商环境、招商引资、财税金融、国资国企、要素配置、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力,做到“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全力推动财政工作落实落细、提质增效,持续锻造更加过硬作风,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保障、凝聚力量。

作者单位:东海县财政局

总值班: 曹银生     编辑: 梁红燕     

来源: 连云港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