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华(右一)与宋任穷等人合影。
肖华(右一)与罗荣桓、陈光等在朱范村。
【连网】(策划:徐勤飞 金同启 郝忠军 撰稿:张晨晨 鲍林)“长征路上,我们同饮风雪;平型关前,我们共浴战尘;挺进敌后,我们并辔冀鲁……”1983年5月5日,67岁的肖华挑灯夜战,奋笔疾书,他正在为中共赣榆县委主持编辑的《抗日山志》一书作序。
此时,一曲高亢激昂的游击队之歌在他内心深处响起。
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一张他和徐向前、宋任穷、符竹庭的合影上,他们并排站立在一棵大树下,笑容满面;与此同时,一股浓浓的怀念之情涌上心头———他重又想起了他与众战友们在山东、在滨海奋战过的日日夜夜。
“这孩子日后会有大出息”
个子不高,宽肩细腰,脸庞英武白净,眼神亮而有光———这张合照上的肖华,年仅22岁,像极了一个邻家羞涩的少年。“别看当时他显得很年幼,但已经担任了重要职务,我们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不正在上学嘛。”市党史工办党史编研处处长王滨调侃道。
1916年,肖华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的一户贫苦工人家庭。
“他的父母都是共产党员,而他家是中共兴国县地下党组织的交通站。”王滨讲道。肖华自幼天资聪颖,会写会唱,还会吹笛子、小号。受到父母的影响,他少年时即投身革命,经常担任送信任务,但可惜的是,父母后来双双为革命捐躯。
1928年,时年12岁的肖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20日参加兴国暴动。在这次暴动中,肖华的年少有为、胆识过人的特质充分彰显出来———在暴动的头一天晚上,他邀集几名共青团员悄悄摸到全城反动分子的门前,在门上用木炭画了记号。“在暴动时,暴动队伍按记号把全城反动分子一网打尽;伪公安局长肖敬安也被抓获。”王滨讲道。
而实际上,肖华人生的正式转折出现在1929年4月。
当时,毛泽东率红四军第三纵队来到兴国城,肖华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他心中崇拜已久的人物。之后,毛泽东在潋江书院崇圣祠举办了“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肖华踊跃报名,成了年龄最小的学员。凭着精干的头脑、卓越的才能,同年12月,年仅13岁的肖华便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
他奔走区乡,发动青年参加共青团组织,还以共青团员为骨干,组织少年先锋队。
这些举动被毛泽东看在眼里,记在心上。1930年3月,肖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历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1933年夏,肖华主持全军青年工作会议,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扩大红军,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
波澜壮阔的时代舞台,给了年轻的肖华以迅速成长的空间,他在烽烟中不断磨砺,渐渐成熟。不久,中央苏区掀起扩红高潮,组建起“少共国际师”,17岁的肖华被任命为师政治委员,他率领这支年轻的队伍投入反“围剿”激战。
1934年,在广昌驿前高虎脑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领少共国际师同国民党军展开白刃格斗,与兄弟部队一起挫败了敌军三个主力师的进攻。
到了后来的长征中,肖华任红一军团组织部长、二师政治委员。
1935年3月21日,他指挥抢渡乌江先遣部队,冒着风雨,勇猛果敢再渡乌江,巩固和扩大乌江渡口阵地,使红军主力安全渡过了乌江。在越过大凉山时,他率先遣队向彝民耐心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协助刘伯承同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使红军顺利通过彝族区。
大渡河强渡、直罗镇战役、东征、西征和山城堡战役等,在之后这些大大小小的战斗中,肖华始终如一,不管敌人的枪林弹雨多么凶猛,不管敌阵营多么坚不可摧,他都义无反顾,拿出了青年人特有的热血和激情———这一次次冲锋中历练出来的胆识、魄力,更为他的人生加码;同时也令他的才华得以尽数施展。
“怪不得,1930年,毛主席将14岁的肖华交给红四军政委罗荣桓时,就有预见性地说:‘这孩子日后会有大出息的。’”王滨介绍道。
“娃娃司令”打先锋
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8月,八路军接到中共中央、毛泽东的指令挺进冀鲁边区,这时候,需要派一个先锋部队,时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想到了肖华,并很快拍板决定,让他率领一支先锋队“东进”山东等地。
这天,罗荣桓望着肖华,说:“肖华,你13岁那年当团县委书记,被毛主席调到红军来,8年了,红军时你干过师政委,长征路上、东征、西征,都是一路打先锋,现任343旅政委又一年了。你虽然只有22岁,但在这些年的艰苦斗争中,磨练得已经成熟喽!我相信,这一次打先锋,一定会搞出一番名堂来的!”
肖华不假思索地说:“打不开局面,不回来见你!”
就这样,年仅22岁的肖华任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他于1938年7月中旬率领队伍,晓行夜宿,渡过汾河,穿过同蒲路,横跨太行山,越过津浦线,深入敌后的冀鲁平原,于1938年9月27日抵达山东乐陵县城。
这期间,一场“舌战”让他“娃娃司令”的美誉响遍乐陵。
原来,为推动统一战线,22岁的肖华前往山东惠民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谈判。50多岁的沈鸿烈在得知要跟他谈判的是个孩子时,他轻蔑地一笑,说:“一个娃娃,也来和我谈判?”当时,时任乐陵县县长的牟宜之,却是个爱国民主人士;当时很愿意跟肖华他们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是跟随肖华前往劝说沈鸿烈。
“沈鸿烈是国民党顽固派,不愿意让八路军到山东来,只是把他们当成‘客军’,强调他们把事情办完后,就请回去吧,属于变相的撵人啊。”赣榆区党史专家葛华娓娓道来,而牟宜之却因欢迎八路军,沈鸿烈一直想把他撤职查办。肖华不以为然,仍旧欣然前往,意欲争取沈鸿烈团结抗日。
于是,在沈鸿烈的欢迎宴上,有了如下对话。
“久闻沈主席大名,今日专程来访,诚心共商抗日大计。我提议为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干杯!”肖华不卑不亢,开门见山。沈鸿烈拿出几十年“老江湖”的做派,皮笑肉不笑地客套了几句,随即亮明态度。“贵军防区在山西、河北一线,如今进入山东,恐多不便,还是请贵军移出山东,退驻原防区为好。”
肖华当即截断他的话,说:“沈主席该不会太健忘了吧?蒋委员长曾在庐山号令全国:‘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的责任。’我们进入山东,实为抗战,名正言顺,何言不便?我看无须移防。在这国难当头、民族危急之际,是中华炎黄子孙都应当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救国;况且,我党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已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拥护,抗日救国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洪流!”
沈鸿烈怔愣了一下,顿时哑口无言。而当时围观的老百姓和国民党的人员,对肖华钦佩不已,“22岁的娃娃,了不起啊!”由此,肖华“娃娃司令”的美誉便传开了。而山东的局面果然如他向罗荣桓承诺的那样,迅速打开。
随后,在乐陵县两年时间,肖华一面扩大边区武装部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一面对反共顽固派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瓦解“冀鲁联防”。值得一提的是,1940年7月,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讨逆军,肖华任华北讨逆野战军政治委员、鲁西行政公署主任。他和司令员宋任穷一起,发动讨伐汉奸石友三战役,共歼石军2万余人,铲除了石友三顽固派的社会基础,粉碎了敌人妄图挤走八路军的企图。
由于肖华所部英勇善战,当地群众称之为“肖华支队”。
后来,115师在桃峪进行了整编。中央军委任命肖华到115师任政治部主任,陈士榘任参谋长,并组建了6个教导旅。“其中教导二旅坚持在滨海战斗,旅长为曾国华,政委符竹庭。”王滨说,之后,罗荣桓率领115师师部在1941年3月到滨海。
而肖华跟连云港的缘分就此正式开始。
口才出众的“活动家”
在挺进纵队抵达山东之后,肖华的演讲口才充分发挥了出来。
1938年10月,在“挺纵”政训队的基础上,建立了冀鲁边区军政学校,符竹庭任校长,曾庆洪任副校长,朱子伟任教育主任。校址就在乐陵中学和附近农舍。“军政学校主要招收边区爱国知识分子和党政军及群众组织的基层干部。”葛华讲解道。
在这里,肖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包括军政学校学员在内的边区各抗日团体作报告。肖华的报告从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到中国抗战,从全国形势到边区抗战,从战略讲到战术,有声有色,引人入胜,深受学员们和广大抗日军民的欢迎。“肖华可谓天生的宣传鼓动家啊!”葛华情不自禁地赞赏道。
除了“文治武功”的才能,肖华还是个“活动家”。
当时,全体将士,在陈光代师长、罗荣桓政委、肖华主任的领导下,集中全力克服困难,上至各级指挥员,下至伙夫,一面省吃俭用,一面努力生产,顶严寒冒酷暑,到海边担盐到内地贩卖。“肖华还在柘汪这边开了个盐田,搞大生产运动, 而最早开这个盐田的是教导二旅符竹庭。”葛华讲道。
因为教导二旅就驻扎在赣榆,旅司令部就在城头镇刘福村。
“当时八路军很穷,吃不上饭,穿不上衣,罗荣桓就让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结果,符竹庭在赣榆就接受了这个建议,开起了盐田。盐的税相当高,当时国民党57军也驻扎在这里开盐田。”接着,山东军区、后勤部、115师师部机关,都到柘汪开盐田,1942年到1945年,盐田支撑了整个滨海军区的经济。
“肖华也亲自参与了进来,各种农活干得相当专业,十足一个生活家。”葛华讲。不久,荒地上已长出丰盛的食粮,田间也布满了青葱的蔬菜,饲养栏中是笨拙的肥猪。无数小型的鞋厂、被服厂,在那最不引人注意的村落中先后建立起来。“部队的供养改善了,原先赤脚在沙石路上奔走的战士们,不仅面色红润,而且穿上了结实的皮底鞋。”
而那片盐田,就是后来这边的国营盐场———淮北盐务局青口盐场。
此后,据记载,1943年3月,党中央决定,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成立新的山东军区,任命罗荣桓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5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任命肖华为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协助罗荣桓指挥山东军民粉碎日寇的频繁“扫荡”。从此,在山东建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中心,解决了武装部队统一指挥的问题。
此时,年仅27岁的肖华,已经是山东我军屈指可数的人物之一。
葛华讲,当时,罗荣桓、黎玉、肖华等组成的山东分局,形成了统一领导山东斗争的核心。“此后,罗荣桓、黎玉、肖华成为山东党政军的‘三驾马车’。”葛华卖了个关子,怎么个三驾马车呢?“凡是那些上传下达的电报,署名上均为‘罗黎肖’。”葛华笑了笑:“这足以体现出肖华的影响力了吧。”
抗日山上留华章
1982年12月16日上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当时的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在此举办个人书法展。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他还邀请了我市赣榆县领导参加,包括县委副书记呼宗富、常务副县长徐增简、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良群。
“有意思的是,三位领导到北京参加他的书法展,在展厅里,他们和肖华不期而遇,当时肖华的职务是兰州军区政委。”葛华回忆道,而这次在武中奇书法展上的“巧遇”,也揭开了一段与“抗日山”有关的历史佳话。
革命老人王继佐被称作革命的“活词典”,之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的一次采访中,他讲述了上述“巧遇”背后的故事。“抗日烈士纪念塔立碑之时要写碑文,有关同志从方圆几十里地找来几个擅长书法的私塾先生,写了几遍后,时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的肖华眼光向来很高,都看不中。最后,黎玉副政委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书法家吧!这就把武中奇推出来了。”
葛华补充道:“当时武中奇是山东纵队一个团长,正在八路军山东分局党校学习,而这个党校就在抗日山下的徐班庄新集村,也就是现在的班庄镇政府驻地。”
被通知上山去写字,武中奇二话不说,骑了马上了山。
到了山上以后,武中奇就问黎玉:首长,什么事?黎玉就把事情告诉了他。当时写碑文没有这么大的笔,武中奇就用茼麻扎了个大笔———他把茼麻扎捆起来,把茼麻一端的内芯去掉,再褪掉茼皮的皮质,这笔锋就出来了。只见他屏气运毫,笔走龙蛇,转眼七个斗大的方字就出来了,笔意含万钧气势,头角峥嵘,一气呵成。肖华看后,不禁称赞不已。
“肖华的眼光高,就在于他本人的笔杆子
就很不错!”葛华饶有兴致地举了个例子:他后来创作的《长征组歌》可谓经典,周恩来生前一
共看过7次演出,能一字不漏地唱下全部歌词,在弥留之际还提出再听一次《长征组歌》。
“而实际上,当时,肖华在抗日山上也留下了不少精彩的篇章。”
到了1944年7月7日,在抗日山烈士陵园,举行了一次很重大的吊唁活动,滨海军区党政军民5000多人参加了大会。在会上,主要吊唁的烈士是:符竹庭、汉斯·希伯、金野博,新四军三师的彭雄、田守尧等。“抗日山属于滨海军区的烈士陵园,并非仅仅有赣榆的战士。在郯城战役、日照战役、夹子山战役、莒县战役等中牺牲的烈士,都埋葬于此。”葛华说,在这次吊唁大会上,肖华发表了一个长篇演讲:《我们要报仇》;而在同一天的《大众日报》上,肖华发表了长篇文章《吊念符竹庭同志》,追忆了他和符竹庭的战斗友谊。
“谁都知道人生必有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像汉奸败类刘桂堂,像赣榆的李亚藩,像朱信斋、刘国祯....他们为了升官发财,为了自私自利,出卖民族利益,这些人的死是毫无价值的!”肖华站在演讲台上,器宇轩昂、抑扬顿挫地发表着讲话;台下的军民听罢,无不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但是,我们的抗日烈士就完全不同,他们的死是有伟大价值的,他们具有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他们的死给人民增加了无限的光辉,给中华民族打开了宽广的大路。他们有伟大的忘我精神,他们视死如归。在七年来敌后的艰苦抗战中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他们的死重如泰山,深似海洋,像太阳一样光明。”
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在1982年,武中奇那次书法展上,张良群想起县里正在编《抗日山志》这本书,就询问他能不能给写个序?想起四十年前与其并肩战斗牺牲的战友,想起梦绕魂牵的滨海大地,肖华欣然应允:我回去写,写了之后寄给你们。
“序是1983年5月5日写好的。写得相当漂亮。”葛华从中摘录一句,深情地朗诵道:这每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都有一段光荣的历史,都充溢着一股凛然的正气,都包含着一个英勇悲壮的故事,都滚着硝烟,裹着烈火,都是歌,是诗。
鬼子投降当天
1945年8月9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而此时,毛泽东也发表了著名的《对日寇的最后一战》。而这期间,在滨海军区还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足以彰显肖华的风趣与胆识。
同年8月10日起,山东军区开始传达毛泽东的这篇讲话。
8月15日那一天,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到滨海军区之前,这里正在莒南县相邸镇这个地方,召开滨海区党政军机关干部大会,肖华作为传达毛泽东指示的领导,先是做了一个动员报告,动员抗日军民准备迎接大反攻。而这次大会,是由时任滨海区的区委书记、政委唐亮主持的。
不过,正在开会的时候,有一个女电话员,忽然跑向台子,激动地告诉唐亮:“政委啊,不用开会了!日本投降了!”
唐亮跟肖华听罢,同时愣怔了,而台下的军民仍不知内情。
与此同时,山东军区的电报也来了,消息得到了证实,日本真得投降了。
肖华和唐亮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商议了一下。之后,肖华对到会的全体干部风趣地说道:“我刚才讲的新形势是:准备动员大家对日寇最后一战!现在这个形势不新了!是旧形势了!我要宣布更新的形势!”肖华停顿了一下,故留悬念。
“日本鬼子投降了!”
随即,现场静默了几秒钟,接着,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沸腾了,有的欢呼,有的拥抱,有的扔帽子,有的热泪盈眶!而肖华和唐亮站在一旁,只是云淡风轻地笑笑,内心的几多起伏,如深潭微澜般,潜隐在了心底。
这之后的日子里,肖华以风卷残云之势,奉命率山东部队4个师横跨渤海,进军辽东,并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在东北,他指挥部队长途奔袭,歼灭日伪残余2万余人和难以计数的小股土匪。
此后,在解放战场上,肖华更是身先士卒,再次谱写了属于自己的壮丽诗篇。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肖华任“四野”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3月31日,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在北平香山接见并宴请各位“四野”师以上干部。当肖华给毛泽东敬酒时,毛泽东笑着说:“肖华,你我多年不见,可是我的耳朵长得很,你一时司令,一时政委,一时山东,一时东北,出息好大哟!”
肖华笑笑,陪着主席,将美酒一饮而尽。
链接
【肖华履历表】
1928年,肖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20日参加兴国暴动。
1929年12月,年仅13岁的肖华任少共兴国县委书记。
1930年3月,肖华加入中国工农红军,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夏,肖华主持全军青年工作会议,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扩大红军,创建“少共国际师”的建议。
1935年1月,肖华调任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1936年2月,在东征的兑久峪战斗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英勇顽强,身负重伤。
1938年8月,中央军委组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肖华任司令员兼政委。
1939年底,肖华任三四三旅政委兼鲁西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
1941年12月,肖华任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6年1月,肖华被任命为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辽东省委书记。
1948年5月,肖华改任为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肖华于1950年3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委。
同年6月调任总政治部副主任。
1954年11月,兼任政治学院第一副院长。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继任总干部部部长。
1959年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秘书长。
1964年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同年,肖华开始创作著名的《长征组诗》,后改编成《长征组歌》。
文革后恢复工作,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兰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甘肃省委书记。
1983年6月,当选为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分管全国政协提案工作。
1985年8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