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说起李汝珍当然要说《镜花缘》,《镜花缘》和《西游记》一样,都是以我市的云台山为蓝本而创作的一部构思奇巧、异境天开的奇书。只不过《西游记》中孙大圣的老家是云台山中的花果山,而《镜花缘》则是详尽的描绘了其中东磊山的自然风光。用我市著名学者彭云先生的话来说,叫“天造地设两巨著,各领风骚半边山”。
李汝珍故居按清代中产家庭的生活状况布置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古海州风情。当你流连其间,静静地看,静静地思索的时候,朋友们!您会感到有一幅久远的历史画面正悄悄地走到了您的面前。纪念馆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门厅、主展厅和故居三个部分。门楣上悬挂的“李汝珍纪念馆”金字匾额,是我省著名的书法家、省书法协会主席尉天池的手书。
主展厅中间的半身塑像就是李汝珍。李汝珍,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人(今北京)。乾隆四十七年(1782),李汝珍与任板浦场盐课司大使的兄长李汝璜来到板浦,续娶了板浦望族许氏为妻,住在许家一所闲置的院子里。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寓居生涯。在板浦期间,得兄长相助,成了一带音韵大使凌廷堪的受业弟子,并在这里结识了许乔林、许桂林、吴振勃等一批著名的海属才俊,他们经常一起相互切磋,精研经史,闲暇之余,出海登山,观光游览。这些丰富的阅历与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李汝珍才艺广进,积累了丰厚的创作素材,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部色彩斑斓的旷世奇书——《镜花缘》。
这部别具匠心的名著,以《山海经》为引子,通过对海外幻想世界的描写,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以辛辣而幽默的文笔,嘲讽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冒牌儒生。用漫画的手法,讽刺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凭渊博的学识,给人们勾画出一幅奇趣盎然的生活画卷。
大厅的陈列橱中展出的是中外多种文字的《镜花缘》各种版本以及资料,从这里可以大概了解到世界性的李汝珍研究的概貌。大厅墙壁上这些精书妙绘的书法作品,都是近代时贤名流的佳作。
故居的主体建筑,属清代砖木结构,一宅二进,计有房屋12间。分为居室、书房、客厅和棋艺室。后院的这棵皂角树据说为李汝珍亲手所栽,如今已是枝繁叶茂,每当深秋季节,满树的皂夹随风摇曳,煞是情趣盎然。
板浦的灵山秀水给了李汝珍无尽的创作灵感,《李氏音鉴》、《受子谱》、《蔬庵诗草序》等都是李汝珍穷一生心血的结晶之作,直至今天仍能给后人带来广博的教益。近百年来,《镜花缘》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并被写入世界名著之列。英国、德国、俄国、日本等国皆有《镜花缘》译本和研究文章问世。我国先有胡适、鲁迅、郑振铎开《镜花缘》研究之先河,后有吴鲁星、孙佳讯的传承接续,至现代的研究已是硕果累累。把《镜花缘》和《红楼梦》、《儒林外史》并列为“代表十八世纪中国文学的最大成就。”
“闻说成书二十年,穷愁兀兀剧堪怜”这是李汝珍的好友萧荣修对他的写照。无田无产,穷愁潦倒,饿着肚皮著书,一写便是二十年,这就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李汝珍。
二百多年前的李汝珍恐怕做梦都没有想到,虽然他自身不过是一介穷儒,而一部《镜花缘》,却成了他留给第二故乡板浦的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1938年5月,日寇轰炸板浦,板浦的很多古迹遗存被夷为废墟,唯独这个小院幸免于难。1986年8月,第一届全国《镜花缘》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
为了怀念这位给板浦带来无上荣耀的文坛巨匠,板浦的父老乡亲于1991年7月在李汝珍故居的基础上,建起了“李汝珍纪念馆”。至1992年9月纪念馆竣工以后,全国第二届和第三届《镜花缘》学术研讨会又相继在这里举办。1993年3月16日,纪念馆又被公布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春被公布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此开始,《镜花缘》研究成了古镇板浦一张享誉国内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