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李德锐 阮长春)“卢爷爷好,我已经到学校报到了,现在向您汇报一下我在校的生活。如果没有您的捐助,我恐怕连学费都凑不齐,就不能顺利进入大学校园读书了。”秋季开学后,远在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大一新生李想,打电话给抗战老兵卢柏老人,老人听说孩子已到学校报到了十分欣慰,喃喃自语道:“你能上大学就好。”
96岁高龄的卢柏老人是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1943年入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共计经历近百场大大小小的战斗。入伍第二年,他在打击日本鬼子的战争中,右腿被鬼子的炮弹击中,导致七级残疾。年轻时,他还能拄着拐杖拖着残疾的腿行走,年纪大了,只能靠开着电动三轮车四处转转。1983年,他和老伴离休来到连云港生活,住在海州浦西街道沈圩社区,老人由小女儿卢秋玲照顾。
卢柏老人是旧社会吃过苦的人,生活十分节俭,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几十年,洗得已经发白掉色了,也舍不得买新的;饮食上也很节约,现如今,他和女儿2个人每月的伙食费只有五六百元钱,平时买半只盐水鸭,老人都要分几顿吃,买十几个龙虾也要吃上2顿。就是这样一个对自己如此吝啬小气的老人,对贫困大学生却慷慨大方,早在2001年8月,老人听广播时得知市区贫困学生张同学,考上南京一所重点大学,却因交不起学费而愁眉不展,卢柏老人根据张同学的家庭地址,到邮局给考生寄去500元钱,从此以后,老人便开始为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少的三五百元,多的二三千元,10多年来累计捐款已达数万元。
日前,笔者来到卢柏老人的家中,见老人精神矍铄,上身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深蓝色中山装,袖口已经磨破了,当笔者问:“您身上这件衣服穿了多少年了?”老人笑着说:“30多年了吧。”老人的女儿卢秋玲说:“我爸一辈子节俭惯了,你要给他买新衣服,他还不穿呢。”
卢柏老人虽然已经96岁高龄,仍旧十分健谈。他告诉笔者,今年7月,他看到媒体上有关我市贫困学生的报道,心里十分酸楚,尤其是东海白塔埠贫困家庭学生李想的状况。他的爸爸是个瓦工,20多年前,在工地上干活时摔伤了脾脏,不能负重干活,只好租大棚养鸡谋生,生意好时,一年能赚个二三万元钱,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和供3个孩子读书。前不久,李想的妈妈查出乳腺癌中晚期,做手术就花光了东挪西借来的十七八万元钱,李爸爸还要照顾身患重病的妻子,根本没有时间打理生意,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还亏损1万多,让这个贫困的家庭债台高筑。在今年高考中,李家姐弟三人同时考上了大学。李想以327分的成绩,考取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他的姐姐和妹妹报考了师范类院校,却因交不上学费面临辍学的危险。开学前,李想还没有凑齐8000多元的学费。
“不能让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老人再也坐不住了,他让女儿卢秋玲找到新闻媒体记者,最终联系上李想的家人,由于老人行动不便,他请李想和爸爸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他家来。开学前,李想和爸爸一同来到卢柏老人家中,老人当场掏出2500元现金交给李爸爸,96岁高龄的老人捐款给孩子,李爸爸心里着实过意不去,推托说:“老爷子,您年纪大了,还是留着这些钱养老吧。”可是老人执意把钱塞给了李爸爸。
当笔者问卢柏老人:“您帮助过多少贫困学生圆梦大学?”老人说:“我自己也记不清捐助了多少大学生。以前,我家里穷,生活条件艰苦,没有多少文化。现如今时代不同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几千元钱就能帮助一个贫困孩子圆梦,学业有成后,他们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我就是想帮帮他们。我不求任何回报,只是希望孩子能进入大学校园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