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头成立了多支义务巡逻队,加强渔船守护
【连网】(连网记者 刘欢 通讯员 杨阁)林成国,男,朝鲜族,1986年1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文化,现任连云港市边防支队下口边防派出所下口村警务区民警,兼任该村党总支副书记,武警上尉警衔。
作为朝鲜族小伙,他身怀爱民情怀,学汉语、学方言,用实际行动真正融入群众;作为民警村官,他用真心赢得了一方百姓的爱戴;作为社区民警,他用扎实工作赢得了战友的肯定和尊重。他心系群众冷暖,关爱弱势群体,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用爱民助民的行动,架起了一座警民连心桥。先后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爱民固边先进个人”、江苏省公安厅“公调对接工作先进个人”、连云港市“一级社区民警”、赣榆县“社区矫正工作先进个人”、“公安工作先进个人”。
他是百姓心中的保护神
下口村素有江苏省“第一渔业村”之称,位于国家一级渔港青口港畔,与赣榆县新城区接壤,属典型的城中村,辖区常住人口1946户、5986人,仅远海捕捞船舶就有800多艘,出海作业渔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达1万多人,人员鱼龙混杂,社会环境复杂,治安状况形势严峻。他走家串户、登船爬帮,认真细致检查了解社会治安形势、安全生产状况,广泛收集情报信息,跟踪掌握治安动态,耐心听取辖区群众现实生活中的呼声。为有效防范可防性案件的发生,他结合走访工作,经常性地深入辖区、深入群众家中开展防范宣传,在警务区内构建社区防范体系,牵头成立了“夕阳红党员义务巡逻”队,建立了以警务室为主导,义务联防队为辅助,治安积极分子为补充的警务联防联动机制,有效弥补了警力不足。为了真正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他主动协调汇报,大力推动警务区社会面监控体系建设,在警务区交通要道安装监控6个,并鼓励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在重点部位安装防盗门、监控设备,积极推行技防入户建设,技防入户率达到80%以上,为强化破案打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多年来,他参与破获各类案件1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8名,有力的维护了辖区的治安稳定,辖区百姓都把他当做是自己的“保护神”。
他是群众身边的热心人
2013年1月4日18时许,他接群众举报称在赣榆县城一家酒馆内即将发生群体性械斗。原来元旦节后赵某经人介绍雇用了李某上船干活,并陆续付给了李某23000元工资。可不到一个月,李某连招呼也不打就走了。赵某后经多方打听,终于在赣榆县城一酒馆里找到李某要求返还多收的工资款。可李某诡辩称钱已经结清。双方争执不下,分别叫来亲朋助阵,眼看就要动手。林成国到达现场后一直到次日凌晨1点,用了6个小时帮双方理清了每一笔帐单,李某共欠赵老大13000元。看着帐单李某服气了。当场表示先期返还5000元,一个月后还清所有欠款。一件件矛盾纠纷在他的努力下圆满得以化解,在群众的心里小林是有口皆碑,威望越来越高。
下口村大马力渔船在800艘以上。由于雇工市场不完善,给很多人钻了空子,往往雇主预支了上万元工资后,有的雇工干不了几天活就“逃之夭夭”。这样的劳资纠纷,下口村里七、八百条大船他几乎都碰上过,一年下来涉及金额在300万以上。为从源头抓起,他协调政府司法等部门成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站,承担劳务审核、中介,还负责劳资纠纷的调解。他参与的纠纷调解,往往都能做到案结事了,当事人心服口服。多年来他参与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海难案件12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9%以上。
他是矫正对象的贴心人
2009年5月,全省首家社区矫正警务室在赣榆县下口村成立。参与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是林成国一项“由份外转份内”的工作。他坚持在驻地公安、司法等部门的领导下,紧贴每一名矫正人员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实际情况,采取跟进检查监督、跟进制度执行、跟进关心关注,强化脱管查纠、强化措施落实、强化帮扶救助措施,深化矫正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等工作,同时帮助矫正对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用真情感化,大大降低了矫正人员重新犯罪的几率,最大限度的促进了社会和谐。辖区矫正人员孙某因盗窃罪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孙某因中度耳聋很少与人交流,平日在家游手好闲,仅靠其妻子帮人补网维持家庭生活和两个子女上学。掌握情况后,他鼓励孙某自食其力,并为孙某买了一台助听器,安排他到下口村渔船上打工。现在,孙某在捕渔期每月能拿到6000多元工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林成国参与接收管理全县矫正对象1413人,集中开展教育、技能培训、心理咨询1100余次,成功帮教转化社区矫正对象186名,帮助127名矫正对象协调解决了就业问题。社区矫正做法被部边防局、省公安厅刊载推广,矫正管理模式入选全市政法工作创新项目,赢得了省司法厅副巡视员陈晓波、省司法厅劳动教养管理局局长池凤云等省市领导的高度评价。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