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庄婷婷) 在淮海工学院,有一位被亲切地称为“渔民教授”的水产养殖专家,他就是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院长阎斌伦。
阎斌伦从事海水养殖教学、科研与技术服务三十多年来,在海水养殖苗种人工繁育、海水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养殖模式优化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他是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建设实验室主任、江苏省“海洋科学与技术”优势学科带头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
1994年,阎斌伦在全国首次攻克了“河蟹秋冬季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的难关。这个成果,曾经带起了赣榆河蟹育苗打响全国的红火场面,仅江苏省从1996至2001年5年间,这一技术成果的推广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数亿元,带动江苏和全国的河蟹养殖产生了巨大效益。阎斌伦还攻克了梭子蟹人工育苗、虾姑、脊尾白虾和周氏新对虾等人工繁殖技术,为连云港赣榆万亩梭子蟹养殖基地、江苏省河蟹百亿产业奠定了技术和苗种基础。他还首次提出养殖水体稳定性以及河蟹育苗饵料搭配技术,构建池塘养殖零排放技术、海水池塘多元高效清洁养殖模式,为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参加工作以来,阎斌伦始终把鱼池虾塘作为自己教学和科研的“第一实验室”,做给渔民看、教会渔民干、帮着渔民赚,用亲身的实践引导江苏沿海的养殖户利用滩涂、池塘进行鱼虾蟹贝等综合养殖,取得了丰硕成果,被沿海渔民亲切地称为“渔民教授”。“我们碰到技术上的问题,一个电话打过去,阎教授就赶到了。有一年夏天,我的塘子里对虾生病,阎老师凌晨5点钟就赶到了塘边。他是个拿工资的高校老师,但对我们渔民的指导至今坚持分文不取。”赣榆的养殖户张庆起告诉记者。
除了醉心于水产养殖研究,阎斌伦还十分关心连云港的发展,因地制宜,当好党委政府参谋。根据实际情况,他及时为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献计献策,先后策划、设计、争取并组织实施了“农业百项工程”、“海洋渔业开发项目(原海上苏东建设之科技兴海项目)”、“农业三项技术工程更新项目”及“星火计划”等数十个省级项目,累计争取省财政资金数千万元,项目实施产生经济效益数亿元。“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连云港人,我热爱这片土地,也愿意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党代表阎斌伦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