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绘就产业强市炫丽画卷

1

【连网】(周莹 王雅萱  武晓青)  初秋时节,漫步港城,处处是丰收的成绩。眺望徐圩新区庞大的盛虹石化产业园,让人看到了连云港建设全国石化产业基地的雄心;走马市开发区新医药产业园,中国医药创新的“新药指数”在这里发布;穿行连云港高新区的众创空间,一个个可爱的创新种子已经种下,正在形成一股城市的“创新暖流”。过去的五年,我市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工业立市”战略,积极发展临港产业集群,谋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出台体制机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打通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通道。

深谋远虑

以大视野布局大产业

盛虹石化打造的盛虹系石化集群实现初步效益;中复连众连云港叶片工厂启动MES系统带领连云港叶片生产进入数字化时代;中复神鹰千吨级T800原丝线投产……过去五年,连云港规模工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产业集群效应开始凸显。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速度情结”和“换挡焦虑”,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石化、钢铁为骨架,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坚持不懈地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产业发展方向。“十二五”期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5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5倍;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70家,新海石化、镔鑫特钢产值突破200亿元,石化产业基地和炼化一体化项目获得国家批准开展前期工作。

如今,连云港临港产业基地雏形已经凸显;上合组织物流中转出海基地开工建设;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正在红红火火干事业;国家新医药重要产业基地正在上规模……一个产业方向明确、特色鲜明、聚焦重点、持续用劲、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产业集群屹立在黄海之滨。

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引领供给侧变革

连云港产业发展,不仅要上规模,更要出效益。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创新和特色发展路子,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为了实现产业竞争力,连云港企业不远万里去求“真经”。今年3月,正大天晴宣布与美国强生制药公司签署药品独家许可协议。今年3月,恒瑞医药宣布与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达成癌症开发项目协议。今年5月,日出东方宣布与丹麦阿康桑马克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市场的跨季节性蓄热、采暖大型太阳能热力工程及系统。……这些看似普通的企业行为,背后都是港城企业为实现产业竞争力而做出的探索。这些探索让连云港创造同世界接轨,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创新名片。

“十二五”期间,我市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连续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由1.17%提高到1.65%,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1%提高到5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6%,正大天晴、豪森药业等4家企业跻身全国医药企业创新力20强, 连云港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获批建设硅材料等4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

产城融合

大格局赢得新空间

过去五年,我市“一体两翼”组合港布局基本成型,综合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实现翻番。强大的港口服务能力带动重大临港产业布局,新海石化、盛虹石化、珠江钢管、镔鑫特钢在大宗商品寒冬中依旧保持着增长态势。

过去五年,我市着力放大港口、城市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使港产城融合成为产业发展的特色优势。围绕打造现代产业集聚港,主动对接临港产业需求,进一步优化港口、货种布局,加快航道、码头、公共管廊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服务产业的专业化能力。通过密切产城之间的有机联系,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加速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集聚,为港城新一轮发展奠定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物流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6.1%。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今天的连云港正行走在转型升级的大道上,我们立志实现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为主、由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的重大转变,届时,连云港产业必将步入一个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