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宝应农民的心声:政府的好政策,让日子越过越好

【连网】民以食为天,近日正是夏收的关键时刻,这是农民一年中农活最为繁重,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时节。在“喜迎党的十九大:紧扣‘两聚一高’办好‘十件大事’环市行”大型融媒体新闻行动中,“扬帆”记者在路边采访到一位质朴的农民大妈,聆听到了宝应县农民最真实的心声。

李大娘今年60多岁了,家住宝应县氾水镇附近,一直以种地为生,家里的地紧挨着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地之一的潼河。李大娘告诉记者,对于种庄稼来说,水质是很重要的,多年来政府对生态的建设她都看在眼里,自从南水北调工程开建,潼河的水质提高了,她家种的粮食质量自然也更高了。

(潼河两岸,绿树成荫;潼河的水,碧波荡漾)

提到农民的收入,李大娘感叹万分,她说,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补贴力度的加大,农民的收入都提高了,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李大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她家种小麦,每亩产量800斤左右,每斤收购价格在1.1元左右,除去翻地、播种、施肥、治虫、收割的成本,收入其实并不算多,好在政府每年都会出台文件,对种粮的农民进行补贴。

李大娘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和国家出面,统一价位收购粮食,这样农民的收入更有保障,生活也更有盼头。提到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大娘情不自禁地笑了,她表示,她对目前的生活已经很满意,孩子在外工作,自己在家种地,儿女们给她钱花,儿女们也可以吃到她亲手种出的新鲜绿色的粮食。

(60岁的李大娘站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满眼都是丰收的喜悦。)

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2017年的江苏省委1号文件继续围绕“三农”,发布了42条政策措施。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农民增收、农村金融等政策措施方面释放了强烈信号。而扬州也多年一直通过资金扶持、项目支持、不断提供公共财政服务等,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为农村面貌的明显变化、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明显增加、农业综合生产条件的明显改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