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专题2016>> 治国理政进行时>>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
【连网】(记者 袁春梅 通讯员 李沙沙)前两天,连云港海州区新浦街道万润社区86岁独居老人张奶奶家里传来欢声笑语,原来是74岁的曹爱英带着志愿小分队为她送医送药来了。曹爱英退休前是一名医生,身体素质特别好,便加入社区“老老助老”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志愿活动。让社区60至70岁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志愿者,为70岁以上、行动不便的中龄老人及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是万润社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的一种社区助老服务新模式。
“老老助老”实现邻里互助
万润社区属于一个老龄化较为严重的社区,现有人口24705人,其中60岁以上户籍老人2837人,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1%,高过10%的联合国传统老年社会标准,其中低龄老人2643人,高龄老人194人。今年起,万润社区居委会联合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陆续开展为老服务活动,探索可实行可复制可推广的为老服务模式。经过摸索、设想、试运行,“老老助老”邻里互助志愿服务应运而生。以低龄老人为志愿服务主体,让他们老有所为,缓解高龄老人生活不便和生活寡淡的困境,让高龄老人老有所依,让大家老有所乐。
▲低龄老人陪高龄老人读报聊天
74岁的曹爱英经常带着志愿小分队为社区困难的高龄老人家庭送医送药,测血压量血糖,并定期查看药品有效期、清理过期药。每到端午节,64岁的高善清就主动来到社区给困难群体和为高龄老人包粽子、送粽子,还会把自己家的粽子分给左邻右舍。
▲为高龄老人按摩放松
万润社区低、中龄老人中有特长、有爱心、有精力的老人非常多。许多乐于助人的中、低龄老人,当起了社区为老服务骨干志愿者,加入“老老助老”队伍,投身社区邻里互助志愿服务中来。
志愿服务银行激发服务动力
万润社区“老老助老”团队已小有规模,他们中有的老人服务次数已达近百小时。“怎么让这些奉献爱心的人感受到组织关怀呢?”万润社区和至嘉社会工作事务所推出“志愿服务时间储蓄银行”,即由时间银行记录每一名志愿者的服务工时,定期对服务时长高的志愿者予以表彰,并对志愿者免费兑换家庭服务需要。比如家里水管漏了、电线短路了,都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来兑换。遇到家里需要帮助但时长不够兑换的,亦可先兑换后补志愿服务时长。
▲具有医学知识的低龄退休老人为社区高龄老人测血压
“‘老老助老’实际上是在用优势视角看老人,发挥他们有阅历、有精力、有爱心、有热心的优点,让一些刚退休的低龄老人或是有特长、有爱心的老人,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而需要帮助的高龄老人也能实现老有所依。”万润社区主任武静说。
新模式能否进入良性循环
随着老龄化加剧,公共养老服务资源更为紧缺,而“421”家庭结构的普遍化减弱了家庭养老功能,导致数量不少的空巢老人和病、残、高龄孤寡老人的养老服务出现缺失和空白。实施“老老助老”志愿服务模式,把社区内许多相对低龄的健康老人组织起来,引导他们与高龄、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结对”帮扶,开展心理抚慰、生活照料、定期探访、嘘寒问暖等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帮助高龄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可以较好地解决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不足和人手缺乏的现实困难。
市民政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老老助老”志愿服务模式成本低、效果好,值得借鉴和推广。该人士认为,如何提高社会认同,褒奖和激励老年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确保志愿者队伍的吐故纳新,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如何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政策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安排必要的志愿者活动经费,为低龄老人志愿者提供人身伤害意外险和意外伤害医疗费用补偿,从而培育和发展更多的低龄老年社工,不断完善社区助老志愿者队伍的发展机制,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