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 专题2016>> 治国理政进行时>>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
【连网】
邵中国 : 永不停歇的“三乡书记”
今年64岁的邵中国,来到杭州已经快20年了。但是他还是像刚来时那样,天天为“三乡”而忙碌。
从2000年6月他组建起灌南县李集乡驻杭州流动党支部开始,他就把“服务老乡、服务他乡、服务家乡”作为工作宗旨,人称“三乡书记”,如今,当年那个只有16个人的流动党支部,已经成为拥有156名党员的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委,有七个支部。人员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但是邵中国工作的那股劲没有衰减。
如今他虽然放下了扫帚,但依然为年轻一代灌南人在杭创新创业、落地生根而努力着。
“服务老乡,维权是基本,但是近年找我维权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说明杭州对我们外来务工人员的保护越来越周全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党委要做的事情也不一样了;服务他乡,就是要把他乡当作家乡,主动融入他乡的经济建设中去;服务家乡,就是要在家乡和他乡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把家乡的土特产介绍到他乡,把他乡的发展经验带回家乡,促进家乡的发展”。
9月26日,记者专程来到杭州市下城区黎园社区,采访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打工书记”,一走进他的办公室,满屋堆得都是刚刚运来的灌南农家鸡蛋,“杭州人很喜欢我们家乡的特产!”邵中国自豪地说。
现在,邵中国的工作中心就是帮助新来的灌南人最快速度融入杭州,这个愿望现在流动党委的第七支部、也就是青年支部这里慢慢摸索出一条路子。
2015年,青年支部书记邵军成立了宇诚物业公司,80%的员工是灌南人,所有的管理层都来自灌南。“我一直冲在第一线,没人干就自己上,有一次拿着洗地机干了通宵,洗着洗着就睡着了。”邵军说。老板都这样,员工当然更勤奋,去年邵军接下了流动党委“老根据地”朝晖一区的停车、安保等服务,就提出了每天多干一小时的“志愿服务”目标,目前该公司运作状态越来越好。
邵中国和他的流动党委获得了很多荣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十大“三农”人物……特别是他当选了党的十九大代表,马上就要到北京和全国的党员代表讨论国家大事,他万分激动,正在认真学习,准备开好这次难得的大会。
钟佰均 : 激情永驻写青春
钟佰均是个典型的赣榆大汉:一米八三的大个子,棱角分明的国字脸,特别是比较发达的颌骨,明显是经常吃煎饼的特征,加上几乎看不见笑容的坚毅的脸,给人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尽管他其实还是个很随和的人。
“钟书记真的不容易,你看他做书记都快20年了,还跟刚做书记时那样,天天早上5点就起床,做什么事情都还是那样认真,佩服!”抽调到柘汪镇棘荡片区改造提升指挥部帮助工作的镇水利站副站长林凡波说。
钟佰均是柘汪镇棘荡片区改造提升指挥部总指挥,这个是他在赣榆区柘汪镇党委副书记、西棘荡村党委书记外,他投入时间、精力最多的工作。“我们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以前那种发展模式如果不及时提升改造,我们村的发展就会有大问题,群众的生活就会受影响,就可能再回到过去那种贫穷落后的状况,这是坚决不允许的!”钟佰均坚定地说。
1998年,29岁的钟佰均被家乡党委领导召回,要他到西棘荡村做党支部书记。西棘荡村地处苏北鲁南交界处,村子北侧隔着绣针河就是山东省日照市,这里既不靠山、又不沿海、也没有交通便利,从这个村名就可以看出其自然环境、条件的恶劣,再加上当时村党支部涣散,西棘荡成为远近闻名的要饭村、光棍村。钟佰均走马上任时,面对的是人心涣散、经济贫穷落后、村集体负债20万的窘境。
他先从扭转民风、整治秩序开始,尽管困难重重,他还受到人身伤害,但是性格顽强、敢于碰硬、执着不服输的他没有后退,他用自己受伤的代价,换来了村庄社会治安的好转,紧接着他开始树新风、立新规,把大家的精气神凝聚到发展经济上来,又自己带头开办塑料颗粒加工厂,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塑料颗粒加工的特色经济之路,现在该村已经有140多户从事塑料颗粒加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村民逐渐抛掉了头上祖祖辈辈的穷帽子,村集体有了钱,村里盖起了敬老院,开始修桥铺路盖房子,仅今年就有一百多家盖新房,对个别没有能力盖新房的村民,最后由村集体来兜底帮助他们盖新房。
经过钟佰均带领党委一班人的努力,西棘荡村已经不再是那个贫穷落后村庄了。现在钟佰均的主要精力在培养年轻的新一代村干部身上,“我们村党委9个人,有4个是80后的年轻人,我就希望早点有人可以接替我,这样我们的西棘荡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