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近日,省农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宜兴市“省级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工程项目-信息进村入户”建设情况进行了验收。通过对宜城街道南园村、周铁洋溪果蔬专业合作社等益农信息社进行实地查看,审阅项目建设台账资料后,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符合农业部建设标准和要求,通过“互联网+”有效帮助了广大农户实现致富增收,宜兴市在全省率先通过了该项目的验收。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为精准富农的能量释放开辟出一条宽广的“信息高速公路”。特别是自2014年被列为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首批试点(县)市以来,宜兴市科学整合各部门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等资源,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品牌推广等于一体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向基层延伸。位于宜兴市渎边的徐渎村土壤肥沃,是典型的“夜潮地”,尤其适宜蔬菜种植,是一个天然的“菜园子”。但因种植品种和技术传统,所以销量也一直不温不火。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种植好手许海兴组建了阳溪生态蔬果益农信息社,不仅高薪聘请了富有经验的技术员,还定期把知名的农技师请到合作社进行现场授课。目前,徐渎村菜农种植的品种已扩展到40多个。凭借过硬的栽培技术,徐渎的黄瓜产量高、口感脆、卖相好,成为当地的一主打产品,深受客商青睐,去年户均增收近3000元。目前,宜兴市益农信息社已达148家,涌现了高塍镇范道村、杨巷镇金紫村等30余个覆盖标准型、专业型的示范益农信息社;农业信息化覆盖率居全省领先水平,全市20余万户农户乐享信息化带来的“红利”。
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不仅为广大农户提供了先进的种养技术和及时的市场信息,也提高了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在保障农民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宜兴市积极利用“宜兴市信息进村入户网络服务平台”信息传递快的特点,及时发布各类信息,使广大农户在第一时间能了解急需的信息。今年春茶开采前夕,宜兴市遭遇“倒春寒”,市农林部门快速发出预防通知,提醒广大茶农在寒潮来临前采取措施,有效减少了茶农损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宜兴市信息化建设的亮点之作——农业物联网,在降低水产养殖风险环节也功不可没。传统的水产养殖,池塘是否需要增氧,增加多少量,全凭经验。通过物联网技术,水产养殖过程中,可以实现远程增氧、智能投喂、预警资讯等种种功能,有效降低了水产品的死亡率。
农业科技信息进村入户的深入推进,对提升产品品牌、拓展销售渠道,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位于湖氵父镇的洑西村,积极探索农家乐经营与农产品销售新路子,通过与艺龙网、携程网等网络平台合作,推动电子商务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客房预订和农产品销售显著提升。丁蜀镇西望村创新开辟紫砂经营新路径,组织村民开展电子商务等相关培训,加速推进电子商务在紫砂产业的发展,目前已累计创办紫砂销售网店205家,年电商销售额达5000多万元。杨巷镇远望蔬果合作社在全市率先探索电子商务OTO模式,建立“真蔬福农品”微信商城,通过网络实现地产蔬果产品上门配送,小番茄、水果玉米等产品销售供不应求。生峰河蟹、盛道茶业、大地春等6家企业还积极和苏宁易购联系,并签订中华特产江苏馆销售协议,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参与全国竞争拓宽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