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一台监控机可盯死3平方公里的国土资源,这是国土部门“慧眼守土”试点的成果。自新一轮效能革命以来,镇江市国土局以科技手段创新监管方式,提升行政效能。
国土部门以视频监测技术为手段,依托“大数据”打造信息化监管平台。今年,市国土局在润州区开展“慧眼守土”综合动态智能管理系统项目试点。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润州试点一期项目投用35个360°监控球机,每个监控覆盖面积约3平方公里,在无遮挡的情况下总覆盖面积约为108平方公里。
“慧眼守土”综合动态智能管理系统平台从“批、供、用、补、查、登”对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进行管控,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监管体系,推进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进程,促进了“四全”服务模式推广应用。据了解,此次“慧眼守土”主要针对项目用地管理、违法用地、偷盗采、地质灾害高发区易发区进行监控和研判。
通过实施“慧眼守土”项目,国土部门服务可以做到“精准发力”,准确研判国土资源状况,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重大项目会审,项目用地基本情况需要到现场进行勘查,费时费力,工作被动。如果通过该系统平台,可以实现实时影像和规划、地籍等图层进行叠加,全面了解项目用地情况,这样坐在家里就可以现场办公、现场决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市国土局推进简政放权,对10项行政审批事项权力清单进行了严格设置,将事权前移,把协议出让、国有土地划拨等事权全部前移至分局,现有的25个土地登记流程中75%以上可直接在分局办理完毕。
在此基础上,实施流程再造,提升行政效能。市国土部门运用“制度+科技”,打破各项业务管理之间的壁垒,将国土资源管理所涉及的“批、供、用、补、查”和“登记”等业务流程进行连接或关联,实现全方位覆盖、全流程贯通、全成果共享。经过对办理流程梳理再造,国土窗口审批环节压缩32%,办理时限压缩41%,收件资料平均减少50%以上。
市政务服务中心国土窗口是实现“四全”服务模式的前台。过去,很多行政办理事项手续需到市局、分局办理,“能不能办”、“多长时间办”,通常是业务处室自由裁量的空间。如今,国土窗口作为统一的对外窗口受理审批业务申请。不仅业务处室不再直接接触办证客户,而且自由裁量度被控制到了最低点。这意味着,一项业务要么办要么不能办、能办的多长时间内办好,都有了严格明确的限定,而且整个流程完全公开透明。据统计,今年1-6月,市政务服务中心国土窗口已办理业务4402件,窗口办结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