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头佳苑中心花园一角
【连网】 每天上午,家住无锡梁溪区广益街道黄泥头佳苑小区的陈阿姨都会带着工具,来到认养的小区绿地,修剪道旁的樱花树,将草坪上的纸屑拾到塑料袋中,一忙就是一个多小时。在黄泥头社区,像陈阿姨这样的绿地认养户共有260户。
在周边众多小区中,黄泥头佳苑绿化是出了名的好。自2009年黄泥头佳苑建成起,黄泥头社区花费一百多万元购买绿化树木,有计划地对小区进行绿化改造。目前,小区累计种植树木超过2000棵,草坪面积达10000平方米,植被覆盖率达到40%以上,整个小区就是一个大花园,处处绿荫环绕、生机盎然,给人感觉整洁干净有序。如果不经介绍的话,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个拆迁安置房小区。“其实刚刚入住的时候,小区并没有现在这么好。”居住在此的曹先生回忆,9年前,村民们陆续从原来的村巷住到了小区的高楼里,由农民变成了市民。但是生活习惯并没有改变,很多人并不适应,在绿地里种菜养鸡的现象并不少见。每次社区环境文明检查,前脚给大家把菜“拔”了,没过多久就又有人种上了。
“种了一辈子菜,现在才学起了园艺。”陈阿姨说,刚入住小区时,许多像她一样种惯了田的老农民,在草坪上开垦出一块块的菜园子,施肥种菜,影响了其他居民的生活。为了引导居民,社区便组织大家参观其他商品房小区的绿化,看了苏州园林,聘请园艺师来给大家上课。一次次的活动,让这些种了一辈子菜的农民,又开始学起了莳花弄草,对园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社区号召大家认养绿地时,陈阿姨第一个报了名,当了“绿地认养户”,那一亩三分绿地也成了她生活中的重要部分。社区还积极广泛地听取居民意见,针对居民心中的乡土情怀,别出心裁地在地下停车场上方填造了一个人工池塘,除种植荷花、睡莲外,水塘边还遍植昔日黄泥头盛产的水芹、茭白等蔬菜,为居民保留一份乡土记忆。为帮搬迁居民“把根留住”,黄泥头社区又专门开辟了“守护林”,专门用来安置搬迁居民从原居住地移植过来的树木,留住一份值得珍藏的绿色记忆。
“黄泥头如今大变样,但如何管理和建设好这样一个现代化的农民安置小区,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课题。”社区党总支书记过国民说,社区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小区管理,组建了由居民小组长、楼道长、老党员、非公经济企业主、居民代表组成的居民监督组,切实监督社区工作。由600位居民组成的社区“啄木鸟”护绿队,对攀折花木、践踏草坪等不文明行为进行说服教育。在这个参与引导的过程中,许多固有的陋习消失了,管理的成本降低了,小区的面貌改变了,居民对小区的感情加深了。近年来,黄泥头社区被评为“无锡市园林式居住区”“无锡市绿色社区”和“无锡市低碳社区”。去年,黄泥头社区还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低碳社区试点单位。
(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