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连云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文 通讯员 张开虎 徐清锋) 这几天,大棚草莓迎来了上市高峰。东海县黄川镇银贵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每天清晨开始就忙着采摘成熟的草莓。这个合作社创新草莓立体栽培种植模式,不仅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还以保护价收购,利润也给入社农户分红。今年,合作社的高效温室大棚收益预计比其他地栽大棚高出两至三倍。
▲大棚里遍地是鲜红的草莓果
种植草莓、葡萄、蓝莓、大棚蔬菜、鲜切花,搞网箱养鱼……立足发展特色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是当前东海县各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真实写照。“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也指出,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因地制宜抓好谋划和落实。”昨日,东海县委副书记董桂军告诉笔者,东海各乡镇街道正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为富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鲜切花产业助农增收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决定,让我们对葡萄种植增强了信心。”石梁河镇帕蒂亚庄园总经理助理潘国少说,他们流转了当地农户的普通农田,通过根域限制、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应用,建起了高效产业化生产模式的葡萄庄园,每亩地产量在2000斤左右。同时,还进行葡萄相关农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在小葡萄上做足了文章,成为东海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典范。
▲游客在摘葡萄
而在习近平总书记曾视察过的洪庄镇薛团村,更是掀起了一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潮。村党总支书记朱胜飞说:“2009年我们就开始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争取让村民过上富裕的日子。”8年来,薛团村先后发展葡萄种植400余亩,拥有60栋温室大棚,种植的西红柿、丝瓜亩均收益1.5万元,全村69户低收入农户仅剩下9户没有脱贫。
落实习总书记的要求,聚焦富民增收,东海各地深入思考如何展现乡村振兴的新作为,率先落实、深入落实这一国家战略,全面展开乡村振兴的工作布局。董桂军表示,全县农村党员干部将以实干担当精神,解决好农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在农业特色产业上下足功夫,带领乡亲们奔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下一步,该县将按照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培育知名品牌,培育新产业、新业态,释放新动能,拓展多元功能,实现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