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新华报业网讯 加入农民乐团15年了,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村民李红侠从没想到能为习近平总书记表演。12月12日,总书记来到村文化礼堂,观看她和几位团员排练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快板节目《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总书记称赞我们编得好、演得好,鼓励我们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多作贡献。”最近,李红侠和乐团姐妹们走村串户,已打着快板进行20多场宣讲。
马庄农民乐团的“快板宣讲” 王岩供图
“打起竹板热情高,满堂欢聚乐淘淘;今天不把别的表,学习十九大最重要。”在潘安水镇景区,李红侠带着5位团员一身红装亮相。大家登上大戏台,刚一开口,便赢得满堂彩。游客王建民不住夸赞:“这样的宣讲很有意思,老百姓都能听得懂、记得住。”
快板宣讲结束,在潘安湖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宋宏继续登台开讲。她笑言,自己宣讲的特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讲好乡村故事。比如说到绿色发展理念,她就说起煤城贾汪的转型。“环境美了,游客来了,咱的腰包也鼓了。”宋宏特别讲到潘安湖景区船娘朱雪宁的经历,“原来他们一家人都在矿区,现在实现旅游富民,靠着山水奔小康。”话音刚落,又是掌声不断。
马庄“百姓名嘴”打起快板在潘安水镇景区宣讲 王岩供图
“我们用好这些来自百姓的‘金话筒’,让党的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更暖人心。”贾汪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周生宝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更好进行基层宣讲。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乡村党员干部对于专家教授讲课的形式,接受度不高,而老百姓对身边那些威望较高、懂政策、善于表达的“意见领袖”,却是“言听计从”。
于是,贾汪区从朗诵协会、艺术团体、基层干部中选拔一批“百姓名嘴”,他们走近群众,把宣讲送到家门口。特别是马庄村,农民乐团培养了众多文艺能人。大家通过快板、小品、说唱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成为政策理论“解读员”、法律法规“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
名嘴宣讲,不同凡响。在村文化礼堂,71岁的马庄村老书记孟庆喜激情豪迈,“乡风文明要注重百姓精神风貌,两个文明要一起抓。我们农民乐团吹了近30年,吹出票子,更吹出精神。”在婚礼小镇项目,马庄村大学生村官王浩信心满满,“马庄的春天就要来了。”
马庄村民夏桂美进行宣讲的快板创作 王岩供图
59岁的马庄村民夏桂美,是农民乐团的编导,那些脍炙人口的快板作品正是出自她手。“十九大开幕时,我在村里收看了直播,真是催人奋进。我当天晚上10点开始创作,一直写到第二天早上4点多。”后来,她组织乐团排练,效果很不错,不少人都夸,不仅形式上创新,而且内容上也说到农民心窝里。
“十九大后,农村一定会大发展,说这些事儿,农民最爱听。”满怀兴奋之情,夏桂美写道:土地承包延长30年,老百姓吃了定心丸;撸起袖子加油干,小康路上走在前。夏桂美说,她正在创作新的作品《习总书记来到马庄村》,说着就给记者唱了起来: “总书记,他边看边问边称赞,说马庄的发展有特点。以前单纯靠煤炭,现在转型搞发展;多种产业齐并进,特色产业当重点。”
马庄村民在听国旗下的宣讲 王岩供图
夏桂美的激动表述,道出2700多马庄人的心声。记者在马庄采访时,正赶上村里举行坚持多年的升旗仪式。作为“百姓名嘴”,村党委书记孟国栋面对着200多名村民代表,围绕十九大精神和总书记视察讲话的精神,进行国旗下的宣讲。“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个字,给我们指明方向,关键看我们怎么干。”孟国栋一口气讲了20分钟,给大家带来不少发展“好声音”。
“村里的手套厂正在搬迁,下一步做成香包文化大院,把人员都集中,做大做强香包产业。”“现在统一进行设计规划,把农家乐搞起来,提高旅游接待的能力。”“你只要不懒,就能过得很好,随便到哪里上班,一个月挣一千多块钱那是手拿把攥。”听完讲话,村民徐传贵很受鼓舞。“说的就是这个理儿,以前到处煤灰没人愿意来,你看现在环境多好,游客真不少,我们卖香包、开饭店或者到景区打工都闲不着。”有着35年党龄的徐传贵说,村里每位党员联系5户群众,他回去后就会把新精神再给大家唠一唠。
马庄村的舞会成为宣讲的重要平台 王岩供图
华灯初上,夜幕下的马庄更加迷人,数百位村民们聚到村委大院又唱又跳。舞会,这是马庄20多年来的“保留节目”。活动间隙,村干部还抛出关于十九大精神的问答题,和大家互动。村民武娟带着一岁多的女儿跳得不亦乐乎。记者请她聊聊十九大,她说,“老百姓能感受到,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以后的生活更有奔头。”武娟和大伙尽情跳着,跳出满满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