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加快构建淮海经济区商贸物流中心,我市在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在线上线下同步、平台整合提升、多式联盟联运、产业融合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等多方面取得了重点突破。
统筹“五大通道”
如何最大化发挥徐州“五省通衢”交通区位优势?市委、市政府把目光瞄准了公、铁、水、航、管“五大通道”。
水运物流“零的突破”
2017年1月,徐州至上海运河航线正式开通,水运集装箱班轮实现常态化运行。相对于以往经连云港转运至上海出口,节省60%的运输时间,运输成本下降40%以上。
4月,中远海运集团开通徐州至太仓直达专线。
10月,由中远海运承运,从徐州港出口到美国休斯顿的集装箱顺利装船。
11月,从丹麦奥胡斯港发往徐州港的进口集装箱顺利抵达。徐州港集装箱外贸进出口业务正式开通。
▲2018年4月2日,在徐州港务集团孟家沟港码头,徐州市首笔多式联运外贸集装箱业务正式启动。
打造区域核心港
把徐州港打造为运河支线基本港和区域核心港,是我市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打通了徐州连接长江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的水上通道,提升了辐射带动能力。
借助专业航运集团全球化经营和一体化服务的运输服务网络,徐州内河水运集装箱可通达全球70余个国家,240余个港口。
建设徐州“无水港”
2017年12月19日,徐州至宁波港铁海联运班列首发,徐州“无水港”正式全面启用。
具有口岸服务、报关报验、货代船代、物流运输等功能的大型国际贸易综合物流平台;
形成内陆无水港“一次报关、一次放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运作模式;
两港无缝对接,进一步减少物流时间、降低成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与共同发展。
▲2018年2月2日,在万寨港十一道铁路专用线,徐州港务集团万寨港首笔非煤集装箱业务正式运行。
“河海统筹”
“亚欧陆桥”
“快捷路网”
“空中走廊”
“地下管网”
徐州五大物流通道
优势更加凸显
在此基础上,我市探索——
建立各通道物流供应链一体化联合体运作机制,
加快推行多式联运“一票制”结算,
提升通道综合运输能力,有效提高物流运效,努力降低物流成本,
提升区域物流运行吸聚力和辐射力。
加快试点创建
2015年7月,我市获批创建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
2017年11月底,我市高质量建成试点城市。
在试点带动下——
全市27个试点项目涵盖快消品、医药、农产品、生产资料、信息平台等多个领域,带动社会投资数十亿元。
全市试点企业物流成本与营业收入的比率下降5个百分点,推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城市GDP的比率下降1.5个百分点。
共建成了托盘循环共用体系、药品流通标准体系、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冷链物流标准体系、信息综合服务体系5大体系。
金驹物流园,线上撮合交易额占物流园交易总额的比重达到70%以上。
五洲公路港、港务集团、宏康物流、雨润农产品、大成物流等我市骨干物流平台,实现了与全国性物流平台信息对接。
借创建“东风”——
我市加快“徐州智慧物流云”发展建设,其中包括:
“徐州市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智慧物流云平台”1个云平台,
淮海物流大数据中心和物流指挥中心等两大中心,
公众服务层、政府应用层、企业应用层等3层应用体系,
“4+n”服务产品和6大数据服务。
待系统正式上线运营后,徐州将在全省和淮海经济区率先启动物流产业关联数据无缝对接。
建设物流名城
2017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物流发展大会在徐州隆重举行,23个项目成功签约,一大批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龙头型、基地型、平台型项目落户徐州。
目前,我市已创新完成《徐州市“十三五”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全市各地逐渐进入竞相发展、错位发展的良性循环。
鼓楼区围绕北三环物流集聚带建设,在港口转型、线上物流、铁路物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泉山区在一类陆路口岸、铁路物流园、综合物流园等功能型平台型载体建设方面取得了工作突破;
云龙区围绕老城区市场搬迁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快推进潘塘综合物流园的规划实施;
铜山区加快构建以高新区为核心,镇级特色物流园为支撑的物流产业体系;
贾汪区围绕双楼物流园,重点打造徐州东部大宗物资集散分拨中心和省级现代物流集聚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双楼保税物流中心,重点发展综合型物流、口岸转运型物流、产业型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态。
文 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
编辑 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