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记 者 赵梦若 通讯员 李 军)1998年1月6日,《连云港日报》刊发一条消息《清澈长江水滚滚进港城》,指出跨平原、跃河川、行程300公里的清澈长江水汇入蔷薇河,全省第一个环保工程,年流量20亿立方米,泽被连云港市区及东海、灌云等地80万人的蔷薇河送清水一期工程宣告竣工。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安全,是民生大事。而改革开放40年里,连云港市为了让水利工程造福百姓,不断进行水利建设,水利投入逐年递增,科学治水方略不断完善,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特别是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民生水利惠及广大群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江苏省首个环保工程 让长江水流到连云港
“我,出生于波光粼粼的诗句,某个渡口,谁执木铎,指引伊人的水中央,在这盛满浮萍、大米和姓氏的摇篮中,我终生仰望蔷薇河畔。”虽然身为港城一名警察,但蔡勇在江苏诗坛也小有名气,而他的《蔷薇,谁的乳名》曾荣获连云港市首届诗歌奖。在这本诗集中,诗人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对家乡的热爱倾注在字里行间,以“蔷薇”为名,正是这条母亲河所带来的灵感。
“从小我家就住在离蔷薇河不远的地方,我经常从新海电厂后面的大桥,徒步走到东海的张湾,或是从蔷薇河大桥沿着北岸走到岗埠农场,后来又带着儿子从新浦中学后面的蔷薇河一直走到新海电厂,与蔷薇河有很多次亲密接触。”蔡勇说,他对蔷薇河很有感情。而作为连云港市的“母亲河”,奔流不息的蔷薇河,不变的是水的流向,改变的却是水的质量。1996年3月,江苏省批准建设了蔷薇河送清水工程,通过工程实现清水、污水分流,污水专道排放,来改善蔷薇河的供水水质,这是江苏省的第一个环保工程,它的建成不仅保障了沂北地区的供水水质,提高了淮北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996年12月,江苏省政府投资12689.22万元,结合淮河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分两期实施蔷薇河送清水工程。”秦思厚,现任连云港市水利局总工办高级工程师,1964年出生的他,曾参与过二十世纪蔷薇河送清水的一期和二期工程,“我记得当时八九个人在沭阳办公,租用了沭阳供电所的几个房间。由于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大家全都热情高涨,即使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也毫无怨言。”他称,当时江苏省委、省政府对该工程高度重视,专门成立蔷薇河送清水工程协调小组,由省水利厅和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1998年1月5日,蔷薇河送清水一期主体工程举行了竣工典礼,时任省长郑斯林宣布拆坝放水,行程300多公里的长江水流进蔷薇河,它通过清污分流基本解决了连云港市市区饮用水源屡遭上游污染的问题。蔷薇河送清水二期工程于1999年开工,2000年5月20日竣工,主要解决了叮当河、盐河遭受污染问题。工程的实施实现了清污分流,污水自沭河王庄闸沿线截污水经新沂河北偏泓入海。2015年底,江苏省发改委、水利厅再次批复投资41526万元,实施了蔷薇河(小吴场以下段)治理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
饮用水源地保障工程 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
而回顾改革开放40年里,给老一辈水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1996年到1999年的蔷薇河送清水工程,就是2011年了,因为这一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一号文件),是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召开的水利工作会议,第一次将水利提升到关系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同时,这一年,也是连云港市水利大投入、大发展的黄金期,更是连云港市从工程治理向生态治理转变的关键时期。据了解,从2011年至今,连云港市完成水利工程投资达到136.3亿元。
“2011年11月,《连云港市城市饮用水源安全保障工程总体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的召开,报告中提出的‘双源、双线、双湖’城市饮用水源地总体布局,将蔷薇河作为连云港城市主供水源,大圣湖、蔷薇湖作为应急备用水源地。其中,污染源治理、蔷薇河整治工程、水厂取水口位置优化、原水水质稳定达标保障工程、大圣湖应急水源地水质保障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总体方案不断改善,为连云港市这些年城市饮用水源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连云港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时光不断变迁,连云港市各项惠及民生的饮用水源地保障工程也相继开工。在每一个建设现场,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钢筋、混凝土、脚手架等是显著标志。而2013年,连云港市启动了全市饮用水源地保障工程。其中连云港市城市水厂取水口上移,总投资5.5亿元,保障了市区日常供水70万吨/日。同时,连云港市沭新渠送清水工程顺利竣工,由于沭新渠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与地理优势,可以说是其他河流无法比拟的。连云港市环保部门在沭新渠沿线污染源调查中表示,“沭新渠沿线没有接纳污水的河道和排污口,没有工业废水流入”,所以连云港市居民饮用水达到国家三类水质标准以上。蔷薇河也不再是唯一的饮用水源地。
随着沭新渠送清水工程顺利竣工,连云港市的应急水源地蔷薇湖也正式开工了。“当时,由于工程早一日结束就能早一日让上百万市民喝上放心水,所以我们每天4点半准时开工,晚上9点半才停工休息,利用一切时间加紧作业。”时任蔷薇湖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的张贺涛告诉记者,湖区水质经净化处理后将达到三类水标准,在遇市区水污染突发事件时,可满足市区12天每天70万立方米的供水量,工程于2015年7月完工。现如今,来到锦屏山下,一片美丽的湖泊呈现在人们面前。同时,湖区已建成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成为鸟儿的天堂。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让农民尽享水“福利”
水利兴则天下定,仓廪实而百业兴。现如今,行走在连云港7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但见河网纵横交错,座座水库塘坝碧如明镜,畦畦农田平整如茵,港城大地河海安澜,玉带绕城,水行沃野,530万连云港人尽享40年来水利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改革开放40年来,为了抓城市水源地建设,优化供水格局,连云港市先后实施了蔷薇河送清水工程、沭新渠送清水工程,蔷薇湖应急水源工程、大圣湖应急水源地工程等,解决了市区百万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调整了北六塘河为灌南县饮用水源地,调整了古泊善后河为徐圩新区饮用水源地,建设了徐圩新区送水工程,充分保障了新区发展的用水需求。”连云港市水利局副局长董一洪称,“同时,连云港市还先后建成了市区蔷薇湖、东海县西双湖、灌南县硕项湖等应急水源地,从而不断惠及民生,改善百姓生活。”
而为了让城市与农村统筹兼顾,建设与保护齐推并举。近年来,连云港市累计投资11.8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2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连云港市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到96%,这为连云港市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发挥了显著作用。为了抓水源地达标建设,连云港市实施规范化管理,实施保护区隔离防护、视频监控、污染隐患整治、水质监测、警示标牌等工程措施,并优化水利调度方案,保障水源地供水水量,制定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水预案,完善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管理制度。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着力解决饮用水源地安全问题。
40年里,连云港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如何,连云港市造福一方百姓的河流都是一个标志性的地理符号,而对于生活在河两岸的人们来说,对河流的那份特殊情感难以磨灭,随着连云港市饮用水源地建设的不断发展,老百姓喝的每一口水也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