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网】□ 李慧 夏兴俭
眼下,正值收获的季节,而在连云港灌云县,很多农户收割了叶子尚青的黄豆后,并不急于脱粒,而是将豆秸堆在路边。农户们说,这样的黄豆亩产不过30斤,是正常单产的近十分之一。虽然产量低,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笑容。种豆不为得豆,这种华丽转身,源于对豆丹的不同定位,以前种豆是为了得豆,现在种豆是为了养虫。
(村民正在大豆棚里刨入蛰豆丹)
“大豆产量低,说明结荚少;结荚少,说明‘虫害’严重;‘虫害’严重就意味着丰收。”在位于灌云县侍庄街道侍圩村的连云港闲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基地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朱亚说。这里有着该公司的百亩连片设施养殖基地,105个豆丹养殖大棚在收获了夏季“豆青虫”后,基地的农民工正在用铁叉翻土,一是刨入蛰豆丹,二是为来年种豆做准备。
基地年逾六旬的生产队长徐景春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说,入蛰豆丹做菜其实更有香味,这也成了秋冬季“灌云豆丹”活食材的一个来源。一个大棚约有8分地,除了留豆丹种的几个大棚,其他的大棚里都在有序收割黄豆,土地泡软后,就要抓紧翻地刨“豆丹”。“一个大棚可收获50斤左右的入蛰豆丹,按每斤时价120~130元计,亩均就是万元左右的效益。”徐景春说。
(村民在展示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入蛰豆丹)
灌云的豆丹养殖,得益于当地的大豆种植传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灌云就是国内有名的大豆之乡,种植面积一度达到80万亩,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到2005年时就降到12万亩,现在约有3万亩。”灌云县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今年养殖面积约16000亩,其中,大小弓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养殖(人工)面积和露天养殖各5000亩,县境外养殖6000亩,总面积比往年扩大20%左右。按人工养殖亩产150斤、自然养殖亩产120斤,市场均价100~120元计,‘豆青虫’亩均效益都在万元以上,收益是传统大豆种植的数倍,更比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种养殖要可观得多。”
近年来,在旅游餐饮的带动下,灌云豆丹已经形成了养殖、销售、加工一体的产业链,形成全国最大的豆丹交易集散地,年销售额近10亿元,带动了数万人就业。小豆丹真正成了富民大产业。